漆画概念的外延

二、漆画概念的外延

对于任何一种艺术类型而言,材料和媒介都是十分重要的,漆画也是如此。从材料这一角度进行探讨,对深入理解漆画概念及其外延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发明和使用的天然漆主要有三大种类:中国的天然大漆、中东地区的树脂以及印度的虫胶漆片。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欧洲各国并没有广泛种植漆树与使用桐油,这也导致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的人类所使用的“漆”有所不同。欧洲国家采用草木本干性油植物的籽实轧制干性油和一些天然树脂类,如最早出现的用阿拉伯胶制成的涂饰材料,其英文名称为“Paint”,之后发明生产的漆,也大多以“paint”结尾,如“Ready mixed paint”译为“调和漆”1792,英国首先将“Paint”工业化,并于19世纪中叶开始将这类漆产品输入到中国。20世纪后,随着上海油漆厂的建立,我们常说的“油漆”一词已不是指过去的传统“桐油大漆”,而大多是指代这类西方“Paint”类型的油漆,我们也将它们称之为“洋漆”[8],并对透明的“Varnish”称为“假漆”以示区别,包括后来“人造漆”等词。它们与中国传统的“漆”所指代的已是不同的两种事物了。当然,是翻译的问题造成了那些近似漆的事物具有“漆”之名。但这种情况随着国产同类物质的出现,现在普遍改用“涂料”来命名,如此一来,便阻断了它们与漆之间在语言文字上可能让人产生的误解。正如前文所述,中国是现代漆画的起源地,并且长期以来,天然大漆都是漆画(含古代的漆画或彩绘)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因此,在漆画材料的使用问题上,笔者同多数学者一样,也提倡“天然大漆”之于“漆画”的主导地位。当然,学术界也存在少数不同的声音,如有人认为运用天然大漆以外的“漆”进行创作的作品,只要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也应称之为“漆画”。

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很多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得到开发与利用。当代艺术家在创作时,可以不像历史上的艺术家(对漆画创作而言,手艺人居多)那样受限于特定的材料。即使是天然大漆本身,它也因为生产工艺的改良,品质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材料的提纯,对大漆而言,只是微观的或者数量层次上的改变,不会影响大漆物理属性的改变,事实上大漆材料的这种改变历史上也一直存在。但是,如果完全依赖人造漆或者调和漆绘制(或制作)作品,那么漆画将会失去特有的艺术语言魅力,漆画的边界也将无限地泛化和模糊,这不仅无助于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漆艺,也无助于推动漆画这个艺术类型的发展,还可能削弱它的专业独立性,乃至失去它的存在价值。实际上,现代艺术中的创作理念对于我们理解漆画的材料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众所周知,现代艺术发源于西方,其本质是对古典艺术的解构,从这个角度来讲,古典艺术强调艺术的边界,那么现代艺术就要颠覆这个规则。被“现代化了”的油画,失去了自己的边界,失去了架上绘画所应有的基本要求,它可能会变成带有雕塑的绘画装置,甚至是达达艺术,不会被归入绘画。古典艺术则不然,它有自己明确的边界,所以适当地维持特定艺术形式的边界对于一种艺术形式的成立是非常重要的。

有很多研究者或者漆画创作者对于“古典”抱有成见,认为“古典”的就是过时的,在他们看来,既然漆画要发展,它的方向就肯定不是古典的,而是现代的。其实不然,古典一词译自Classic,它也可以译为第一流的、典型的、经典的。可以说,目前我们所见大多数艺术仍然属于这个(或者追求这个目的的)范畴,漆画也不例外,至少大部分讲究形式美感的漆画创作是如此。而“现代”艺术,其实是一种观念性的艺术,它是一种实验性的艺术形态,经典的“现代艺术”仍然会转化为“古典艺术”,比如众所周知的印象主义,最初它是以颠覆写实主义创作为目的的,但是随着自身的绘画逻辑和语言体系的完善,它也变成了一种以表现短时光影效果为目的的、经典的艺术形态。可见,在当下,经典的漆画艺术并非没有自己的空间,而是存在如何去开拓空间的问题。

有一些漆画艺术家在创作时,为了追求便捷和提高效率,往往会选择化学漆或添加有助于漆液迅速凝结的介质,这种处理手法短期来看效果显著,但从长远来看,则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有些以这种新型“漆”制作的作品,很快便出现了龟裂或表面光泽减弱的情形;有些艺术家声称自己以天然大漆制作作品,但实际上却采用调和了其他材料和介质的大漆,在性能上接近大漆,但放置时间久了会发黑,甚至产生其他更为糟糕的后果,严重损害漆画艺术的品质和形象。其实很多新型的材料,在未经时间考验的前提下,我们很难去判断它可否成为艺术创作的最佳材料,更别说取代某种材料。比如水泥,有很多雕塑家用它来创作艺术作品。水泥在大自然条件下极其不易被分解,但它并不像石头一样坚实,许多以水泥替代制成的作品,在风吹日晒的条件下,外表很快便被腐蚀或者开裂。当然,笔者并不是对天然大漆以外的漆画创作持完全否认的态度,而是认为这些所谓的“漆画”实际上都具有实验性质,是一种以漆画(包括材料和技法)为基础的实验性探索,这种包容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探索观念可视为新的艺术观念,甚至是艺术形式的开发创造条件。

从我国漆画发展的历程来看,对漆画所使用之漆在材料上做严格的限定,或许有助于漆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而不是让漆画流于形式,或者是有名无实,同时也可以使漆画沿着其自有的独特审美路线发展,发掘天然大漆在艺术创作中的更多可能性。当然,从世界范围来讲,不同种类的“漆”被广泛用于艺术创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独立的个体,艺术家有权选择任意一种类的“漆”进行 漆画创作,未来很有可能那些人工漆,甚至涂料所创作的绘画作品都会被纳入漆画的范畴。因此我们不妨以“现代漆画”命名之,以示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