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性突破和超越工艺和绘画之间业已存在的矛盾
漆画是工艺性和绘画性的有机结合体,工艺性具有独特而深邃的魅力表现,绘画性则更多地体现漆画具有相应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特色。漆画创作,只有达到工艺性和绘画性的完美结合,才有漆画之美可言。
然而,漆画绘画性客观上要求自觉地摆脱工艺产品和图案制作困扰,漆画其创作自律要求必须从传统漆器中脱离出来并独立出自身的价值,凸显出其以艺术创作为主,以工艺技术为辅的主体价值,进而成就并彰显自身作为绘画艺术的价值,所以,漆画从工艺中来,却务必要返工艺而去。即便漆画创作要重视制作工艺前后次序和磨显的美,但工艺遗存下来的途径也可能形成漆画语言的范式,工艺的瑕疵、短处也有可能反成为漆画表现的契机。从传统漆器到现代漆画乃至当代漆艺,装饰艺术的工艺本质和社会属性,尤其是装饰艺术对技术标准的过分追求,超越了对艺术标准的追求,使其在支持现代漆画成长的过程中,又在不自觉中不断地阻碍或制约着现代漆画主体的独立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工艺的社会认知,是对漆画个性追求的钳制,对传统漆画和当代漆艺都有消极的影响。如果当代漆艺无法摆脱工艺产品和图案制作的困扰,只幻想在绘画和工艺夹缝中徘徊,那必将是漆路漫漫、求索无期。
漆画创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与一般的绘画性创作相似。可以说,画好画是创作业优秀漆画的条件之一。
“漆画作为一个画种,对艺术追求的目标同其他画种都是一致的。漆画艺术形式,风格容量以及艺术精神内核深度,都应与其他画种同步”。[2]漆画本质要求漆画家也是画家,尤其需要提及的是,在现代漆画创作中,将不同画种引入漆画创作中,使其形式与技法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与丰富,为自身的发展拓展了新的时空。因而,提高绘画修养,拓宽绘画表现自由度,不断锤炼绘画表现专业性语言,也是从事漆画创作的基本素质要求。漆画到底要工于营构,许多偶发而无序,不期而至的画面,仍需要漆艺去把握,需要漆艺术家用灵性学养和绘画技法去捕捉这些可能稍纵即逝的审美价值点。但漆技艺毕竟不同于绘画性中的笔和墨,比如中国写意中笔墨可以轻易转换,版画也有即刻能办的便捷和直刀向木的品性。漆画的技艺物性制约之重比起其他的画种要大得多,这使那些初涉此道者望而却步或难于自拔,就连那些深谙漆艺的行家里手也得时时警醒,来不得半点粗枝大叶,草率而为。漆画家需要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和精心配置,需要对漆的材料特性、工具、操作程序乃至其间不可或缺的工艺手段相当熟稔,才有望充分发挥漆的特性,创作中要始终呈现漆画特有的艺术性才可能不被自身的工艺性所遮蔽。另外,漆画和其他门类的绘画在表现语言上有相同之处,不能局限于客观物象形态的再现上,而要在保持漆艺语言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减弱工艺性操作,努力探寻并扩大漆画艺术表现语言的空间,表现出自身的个性与特色,突出漆画表现语言的现代形态和民族气派。
漆画的绘画性与工艺性问题既是漆画的艺术发展的核心问题,又是一对矛盾存在。强调绘画性,就是要努力并自觉抵御用工艺手段去复制表现自然对象甚至复制其他画种的表现语言的创作习气,不让漆画语言绘画性流于表面。真正让漆画在艺术形式、风格容量以及艺术精神内核深度上与其他画种并驾齐驱,并最终超越工艺和绘画之间存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