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佐臣(1906年—1927年7月)

张佐臣
又名张鹏、张人杰,平湖县(今平湖市)人。1924年参加杨树浦工人“进德会”,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25年[1]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根据党中央指示,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所属上海地区100余名党员投入上海22家工厂4万余工人的同盟大罢工。张佐臣也参加了此次罢工。张佐臣和其他工人代表与日方资本家展开了斗争,深得工人拥护和爱戴,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张大哥”。5月1日,张佐臣与邓中夏等赴广州出席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张佐臣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五卅惨案后,广大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的暴行有着切齿之恨。6月初,张佐臣和杨之华(瞿秋白夫人)等人在上海总工会的领导下,在陆家嘴路、烂泥渡路等地组织浦东罢工委员会,建立工会组织,创办工人夜校,以提高工人积极分子的觉悟,并把他们吸收到党组织中来。8月,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改组为中共上海区委(即中共江浙区委),张佐臣担任中共上海区委候补委员。1926年春,张佐臣在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上被继续推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6月18日,当选为中共上海区委委员,负责区委工农部的群众工作。
1926年9月,中共上海区委安排张佐臣去莫斯科学习,但他毅然放弃并主动要求到无锡开展革命工作。1927年2月16日,中共上海区委召开会议,将无锡、江阴、常州、苏州等地的党组织合成无锡地方委员会,张佐臣任书记。在无锡,他深入群众,培养积极分子,重视党的建设,先后吸收了一大批积极分子入党。1927年1—3月,张佐臣先后秘密组建了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总工会和无锡县农民协会,以及学生、妇女、店员等群众组织。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张佐臣又帮助改组了国民党地方组织,建立了国民党无锡县党部,开展反对军阀的斗争,迎接北伐军的到来。

1927年2月16日中共上海区委会议关于无锡问题的记录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1927年4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无锡县总工会委员长秦起被捕牺牲。在乌云压顶之际,张佐臣坚定地对同志们说:“我们要挺起胸来,做好迎接艰苦斗争的准备。”鉴于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已牺牲,张佐臣被调回上海协助赵世炎开展上海的工会工作。4月底,张佐臣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后,他在极端险恶的环境里着手恢复和重建上海总工会,接任总工会委员长,继续领导上海的工人运动。在随后的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张佐臣第三次当选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6月,中共江苏省委成立,张佐臣任省委委员。就在中共江苏省委成立后不久,设在上海的省委机关遭到破坏,省委书记陈延年被捕。6月29日,正在上海总工会秘密会址开会的张佐臣和上海总工会副委员长杨培生被警探包围拘捕,随即被押送至狄思威尔路巡捕房。审讯期间,张佐臣机智应变,但终因叛徒指认而暴露身份。1927年7月1日,张佐臣惨遭杀害,时年21岁。
【注释】
[1]浙江省民政厅编《碧血丹心——浙江烈士英名录(嘉兴 绍兴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8页)中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嘉兴市委党史研究室、嘉兴市档案局编《南湖英烈》(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第1页)中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处采用《南湖英烈》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