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书绅(1892年—1933年5月)
2025年10月14日
颜书绅(1892年—1933年5月)

颜书绅
平湖县全平镇转角湾(今平湖市独山港镇)人。幼年时曾读过几年私塾,后辍学务农。他生性耿直,富有正义感,又因颇有文采而被当地百姓称为“书相”。1928年由好友朱轶凡介绍,结识时任中共金山县委组织部部长李一谔,李一谔常与朱轶凡在颜书绅家里谈论国家形势及反动派态势,切磋革命道理,研究斗争策略,点燃了颜书绅心中的革命之火,使得迷惘中的他看到希望。在朱、李二人的影响下,颜书绅进步很快,在1928年经李一谔介绍入党。在转角湾一带,颜书绅积极物色有一定思想基础的农民,向他们宣传革命思想,启发农民觉悟,揭露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号召农民团结起来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在颜书绅的配合下,李一谔及金山县委其他同志先后在平湖县发展了多名共产党员,颜书绅也成为转角湾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
1929年2月,中共金山县委根据松浦特委“开展年关斗争”的指示,由李一谔直接指挥了威震淞沪的“新街暴动”,而暴动的准备工作就是在颜书绅家里进行的。“新街暴动”后,李一谔被捕,颜书绅失去了和上级党组织的联系,转角湾地下党组织也遭到了严重破坏。颜书绅被迫离开转角湾,其后不久又秘密返回家乡与当地农民武装取得联系。他因曾先后参与农民武装攻打驻衙前、新仓反动军警的战斗而暴露,成为当局搜捕的重要目标。颜书绅被迫转移到上海某鸡毛掸帚厂工作,隐避了两个月。随后又转移到上海莘庄费家宅基躲避,其间曾将妻儿接去居住。平湖反动军警多次搜捕无果后一把火烧了颜书绅的家。1933年春,以为缉捕风声已过的颜书绅潜回家乡,不料因人告密而被捕,并被押送至朱泾。1933年5月18日被杀害于上海朱泾刑场,时年4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