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万里(1920年—1949年8月)

彭万里
原名尹鹏南,江苏省启东县(今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人。其父亲尹熙隆与夫人黄朝富生育了4个儿子、3个女儿,尹熙隆病故于1938年7月,而他的4个儿子和1个女儿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彭万里的大哥尹鹏德于1946年参加革命,任启东友北乡小队队长,1947年2月在启东大同村战斗中牺牲;二哥尹鹏冲于1947年4月在与国民党还乡团作战转移时负伤被俘,惨遭杀害;弟弟尹鹏高,1942年参加革命,1944年6月参加了新四军,后任华野一师三旅九团文书,1946年11月在盐城伍佑的战斗中牺牲;小妹尹凤琴早年曾参加当地的妇女革命斗争,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捕而到他乡工作。
彭万里于1939年参加革命,1942年入党。尹家的革命老妈妈在丈夫去世后,支持儿子们前赴后继地走上革命之路,在儿子们一个又一个倒在敌人的枪口下时,她忍住悲痛,坚强面对。与上海隔江相望的启东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各种政治势力犬牙交错,启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奋勇反抗侵略者,反抗汪伪政权,彭万里是其中的一位杰出青年。他参加了当地的自卫队、锄奸小组,机智勇敢,顽强作战。在一次又一次“反扫荡”“反清乡”的战斗中,彭万里迅速成长,先后担任了新南乡指导员、友北乡乡长。在艰难困苦的抗战时期,彭万里的妻子怀孕待产时在汉奸的一次行刺中不幸去世。彭万里化悲痛为力量,与日伪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抗战胜利后,彭万里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土改运动。1946年9月,彭万里报名参军入伍,任第三野战军二十三军炮兵团三营二连政治指导员,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还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49年5月初,崇德、桐乡两座县城相继解放。1949年7月上旬,彭万里所在的二十三军炮兵团奉命进驻崇德县(今桐乡市崇福镇)。部队抽调了一批优秀的连队政工干部,配合当地党政领导机关到农村去发动群众,开展剿匪行动,维持地方治安,帮助建立乡村人民政权。7月下旬,彭万里受命出任洲泉区永秀乡乡长,一道前往的有7名战士。彭万里到达永秀后,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工作。永秀乡因永丰村和秀庄庙合二为一而得名,区域范围较大,地理位置在大运河之北,地处崇德、德清两县交界,情况异常复杂。8月1日,彭万里一行7人应邀去洲泉镇,出席洲泉镇人民政府召开的庆祝“八一”建军节大会。8月3日下午,彭万里在永秀乡人民政府驻地秀庄庙召开全乡14个保的保长会议。他认真动员、布置任务,并语重心长地教育与会的保长:“国民党政府垮台了,乡人民政府已经成立,你们不要抱有任何幻想,站到人民这边来,为人民政府好好工作。借粮借草支援前线,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各保务必抓紧完成……”
午饭后,天气更加炎热。乡政府的同志们已先后休息去了,彭万里还在伏案工作。然而,危险已经临近。当时,一小股流窜在德清县海卸乡(今属桐乡市崇福镇)一带的国民党武装匪特,事先已获知永秀乡人民政府召开保长会议的情报,在匪分队长袁掌学的阴谋策划下,计划偷袭乡政府,杀害乡干部,夺取解放军的枪支。下午4时多,秀庄庙异常闷热而又安静。19名匪徒携带8支短枪、11支步枪,化装成当地农民的模样,背着草篰,由匪首袁掌荣带领,潜往秀庄庙。他们一步步逼近了秀庄庙,偷偷摸进了庙里,靠近了彭万里的办公室。此时此刻,彭万里正在专心致志地书写着、思考着,永秀乡人民政府刚刚成立,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有许多问题要向上级汇报,亟待解决。尽管工作繁多,困难重重,但他信心百倍,浑身是劲,手中的笔越写越快。突然,他预感到有危险,飞速抓起办公桌上的手枪——但为时已晚,窗外的土匪已从草篰里抽出手枪,对准他的太阳穴“砰”的一枪……枪声惊醒了正在里屋休息的战士老黄,他从床上一跃而起,端起汤姆式冲锋枪飞奔出来,向天井里的土匪“哒哒哒”猛扫射击,当场打死匪徒1人,打伤数人,其余的匪徒仓皇逃命。匪首袁掌荣屁股上挨了两枪,带伤投河逃走。不久之后,在我解放军剿匪部队的配合下,老黄与战友们在芝村泥马桥附近活捉了匪首袁掌荣。9月22日,崇德县人民政府将袁掌荣押往洲泉镇祇园寺广场,公审后予以枪决。洲泉镇人民政府将彭万里同志的遗体,用棺木收殓后安葬在镇郊的义马乡马鸣四家村浜底头(今洲泉镇马鸣村),并为烈士立了墓碑。
1992年,当地老党员曹文英发动捐款,在彭乡长牺牲的地方——秀庄庙建造了“彭乡长纪念堂”。2018年,纪念堂负责人陈亮在大麻镇黎明、吉字浜两村的资助下,将纪念堂改建为“彭万里纪念馆”。同年11月26日,彭万里80多岁的胞妹尹凤琴带了侄儿等10多人从启东赶来,参加了“彭万里纪念馆”的开馆仪式,并捐赠了特铸的彭万里烈士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