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明(1920年—1946年4月)

徐 明
原名徐增祥,又名徐岩石,海宁县盐官镇(今海宁市盐官镇)人。徐明家境清贫,为生活所迫,16岁就到上海法大马路和天主堂街交界处附近的一家运输报关行当学徒。当时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全面侵略之际,上海各界都动员起来,许多抗日救亡团体纷纷成立,一些进步知识分子还通过开办夜校,加强抗日宣传,扩大抗日影响。那时,徐明白天工作,夜晚到量才夜校学习。这所学校的校长是著名抗日救亡运动领导人、“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先生,学生大都是青年店员和徒工,校内又有中共地下党组织。徐明经过夜校的学习,思想受到启发,不久便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团体“救国会”和“华联同乐会”,并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在抗日救亡活动中,他还认真学习了《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刊,使自己的革命觉悟不断得到提高。1938年5月,徐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徐明使用过的怀表
1939年1月,无锡县委派徐明到东亭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7月任常熟县董浜区委委员。1940年2月担任消陆、陆巷地区区委书记。经过革命斗争实践的锻炼,徐明具备了优秀的政治素质,显露出出色的组织才能,1940年7月,他年仅20岁,便被任命为苏州县委书记,在张家浜战斗中,击毙击伤敌人40余人。1941年5月,徐明任太湖县委书记,兼任新四军太湖游击支队政委。
1942年5月,徐明任路西北特委组织部部长,是年冬调任丹阳县委书记。8月调任句容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43年年初又调任句容县委书记。1943年11月,徐明调任溧阳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委书记。他发动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种粮,办起纺织合作社,纺织产品除供给本地外,还支援天目山的军民。1945年10月,溧阳成立警卫团,徐明受粟裕司令员的指示,建立茅山工委(全称为中共苏浙特委一分区工作委员会),徐明任工委书记,坚持在茅山地区领导和保护所属地方党组织、游击小组及英烈家属,并牵制敌人,以对付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和谈协定、发动全面内战的阴谋。11月中旬,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侵占茅山一带,实行封锁,眼看粮食就要吃完了,徐明把自己米袋里省下来的米统统倒出来,和着野菜水煮,让大家充饥。12月上旬,他采取回马枪战术,率领部队击溃敌人的一个排。年底他又亲自带领工委武工队,端掉了句容二区敌特工总部情报站。1946年,他带领武工队消灭了盗用新四军名义,冒充武工队敲诈勒索群众的土匪,镇压了为非作歹的反动镇长刘亚霖。1月8日晚,他率领武工队,机智偷袭敌船,缴获收发报机1台、汤姆式卡宾枪6支、子弹数百发。

徐明烈士墓
1946年春,国共合作破裂。武工队根据华中分局的指示向敌后转移,被一地主婆发觉告密,遭到敌整编第七十四师一七一团团长马培基匪军的包围。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徐明号召武工队员英勇抗敌,并命令他们用机枪还击。为掩护战友们撤退,徐明拿起机枪,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在准备最后撤退时,徐明被一块弹片击中,不幸牺牲。现安葬在镇江市句容市白兔镇中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