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钊(1904年—1931年2月)

袁世钊(1904年—1931年2月)

袁世钊

嘉善县枫泾南镇(今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人。父亲袁友鸿,在枫泾镇以开烟纸店为生。母亲早亡,家境贫寒。幼年时,袁世钊曾就读于枫泾镇养正小学,后转入枫泾北镇第三高等小学读书,修业期满后在当地小学任教。1923年冬,松江中共党员侯绍裘、中共中央局秘书罗章龙、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恽代英到松江、嘉兴一带宣传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当时,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萧楚女也曾多次到袁世钊任教的枫泾镇南栅励志学校开展秘密活动,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受其影响,袁世钊很快接受了马列主义,意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为百姓谋出路的组织,对革命事业充满了信心。

1925年,经侯绍裘介绍,袁世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嘉善县第一个中共党员。入党后,他又到上海参加党组织举办的学习班,通过3个月的革命理论学习,他更加坚定了革命意志,决心献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爆发,消息传到嘉善,义愤填膺的嘉善人民举行了示威游行。袁世钊则在枫泾等地开展了募捐活动,在街头、茶馆进行宣传演讲,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号召广大群众声援上海工人的反帝爱国斗争。1926年7月,中共枫泾独立支部建立,受中共上海区委领导,袁世钊任支部书记。这一年,袁世钊和中共党员陆龙飞等人,在枫泾地区积极开展党的工作,成立了农民协会,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耕者有其田,实行减租减息”等主张,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拥护。

1927年年初,为了配合北伐军向浙江挺进,袁世钊、陆龙飞等领导农民协会武装队伍,在沪杭铁路枫泾水旺村、宋浜一带进行破坏铁路、扰乱军阀交通运输的斗争。1927年2月,北伐军进抵杭州,袁世钊受中共党组织指示回到家乡筹建国民党嘉善临时县党部。3月,国民党嘉善临时县党部在嘉善珍珠桥女子高等小学正式成立,袁世钊被推选为临时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农工部长。此后,袁世钊开始带领广大民众积极开展工人、农民、学生等运动,宣传革命道理,启发人民的觉悟。与此同时,他还在革命活动中培养了一批工农骨干,自己更是与工农、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袁世钊的领导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势力,袁世钊本人也遭到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右派的仇视,国民党右派伙同地方上的土豪劣绅,煽动国民党县政府把袁世钊关进监狱,逼迫其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这一反革命暴行激起了广大民众以及国民党左派的愤慨,他们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罢工、罢课风潮,到国民党县府请愿,要求释放袁世钊。慑于民众威力,国民党县府被迫释放袁世钊。袁世钊出狱后,就在县府礼堂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广大民众也都斗志昂扬。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及革命群众进行大肆屠杀。在嘉善无法开展工作,袁世钊被迫离开嘉善,秘密来到嘉兴,与嘉兴党组织负责人顾作之商议后,经水路到达上海,与上级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几天后,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袁世钊返回枫泾农村继续开展革命斗争。他与陆龙飞等中共党员一起,首先恢复了农民协会,深入农村向广大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并鼓励农民加入农民协会。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袁世钊带领广大党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种斗争,还发展了一大批农民骨干入党,党组织的队伍日益壮大。1927年9月,陈云按江苏省委指示回到家乡领导松江、金山、青浦等各县的农民运动并在黄渡召开会议,袁世钊出席会议并听取了陈云在会上传达的“八七”会议精神。11月,中共青浦县委、枫泾区委相继建立,陈云任县委书记,袁世钊任县委委员兼枫泾区委书记。枫泾地区的革命活动在袁世钊、陆龙飞等人的领导下,进入了新阶段:建立了农民革命军武装队伍,并和青浦、小蒸一带的农民运动连成一片。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吓坏了这一带的土豪劣绅,秋收之际,多数土豪劣绅都不敢来收租。

1928年1月,小蒸地主勾结水警前来逼租。袁世钊带领农民革命军武装队伍,配合吴志喜等率领的农民革命军武装队伍,在陈云的领导下,决定对水警队长袁伯祥采取行动,意欲缴获其武装。袁伯祥得知后,赶紧离开小蒸,袁世钊和吴志喜带领农民军追赶,苦于武器弹药供应不足而让袁伯祥得以逃脱。袁世钊带领农民军惩处了地主土豪,又收缴了枫泾、新浜地区六个团防局的枪支。“小蒸暴动”惊动了反动派,农民军很快遭到镇压。考虑到敌我力量悬殊,农民军退到枫泾一带,掀起了“枫泾暴动”。在陈云的领导下,袁世钊、吴志喜、顾桂龙、陆龙飞等人先是处决了恶霸金海琴、罪大恶极的地主土豪李新发等7人,又烧毁了田单契据,没收了枫泾镇上的地主丁育甫逼债收来的近十石大米,分给贫苦农民,接着又缴获了附近几个反动武装的枪支,有力地支援了群众的“抗租抗债”斗争。就在革命形势高涨、暴动队伍准备攻打枫泾镇之际,反动势力开始对枫泾地区党组织和农民军进行围剿。敌人选择在大雾弥漫的凌晨进行突袭,情况十分紧急,袁世钊、顾桂龙等率部分农民军突围,冲出了包围圈,转入青浦镇,脱离了险境。国民党悬赏捉拿袁世钊无果,便抓走了袁世钊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逼他们说出袁世钊的行踪,但一无所获。转移到上海的袁世钊并没有停止斗争,而是秘密行动。1928年夏,袁世钊秘密返回枫泾,在农民中间宣传革命,很快恢复了党组织和农民协会,重建了中共枫泾区委和50多个党支部。1928年9月,袁世钊被派往镇江担任县委书记,年底又担任中共松江县委领导机构成员,回到松江后继续负责枫泾地区的工作。

1929年年初,枫泾地区农民运动又一次遭到镇压,党的领导机构遭到破坏,多名党员和农民协会骨干被捕杀。1929年上半年,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袁世钊仍然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秘密工作。他选择反动统治较为薄弱的嘉善姚庄、里泽和枫南一带发展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袁世钊利用当地群众举行“佛会”的大好时机,在姚庄陈天浜“佛会”广场上进行宣传演讲,呼吁广大贫苦百姓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1929年夏,袁世钊和中共枫泾区委委员盛阿贵秘密前往里泽乡鹤家溇,召开里泽农民骨干会议,宣传革命道理,研究如何把枫泾等地区的农民运动连成一片。不久,袁世钊又领导了“网埭暴动”,将30多户地主交出的不义之财分给贫苦农民。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动用武力镇压,袁世钊又一次被迫转移至上海。1929年9月,在袁世钊的直接领导下,中共枫泾区委第三次建立。

1930年年初,因叛徒出卖,袁世钊在上海被捕,先后被囚禁于上海龙华监狱、江苏省高等法院苏州第三监狱、镇江警察一中队牢房等处。在狱中,袁世钊参加了狱中地下党特别支部,被中共江苏省委任命为狱中特支书记,组织难友坚持斗争。得知一位难友即将刑满出狱时,袁世钊就写信告诉他,让他出狱后回到枫泾把党组织和农民武装恢复建立起来。这年秋冬间,袁世钊与一起被关押在苏州监狱的管文蔚等发动狱中难友开展绝食斗争,并准备组织暴动。后因计划暴露,暴动未能实现。国民党反动当局随即将参加狱中“闹事”的“政治犯”移押到镇江,分别关在4个地方。袁世钊等被囚禁于镇江警察一中队牢房。

自袁世钊被捕后,党组织积极设法营救,准备采取取保办法,但由于枫泾地区的土豪劣绅勾结起来联合告发他,袁世钊未能获得保释;之后,中共江苏省委准备花三千大洋买通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秘书长,将袁世钊等一批同志全部保下来,但这个秘书长贪得无厌,省委一时筹不到巨款,无法填满秘书长的欲壑,这次营救也没有成功。当江苏省委得知袁世钊将被以“宣传赤化、阴谋暴动、危害民国”的罪名判处死刑后,当即指示袁世钊等人在1931年2月17日子夜集体越狱。袁世钊与狱中党组织接到指示后,立即着手准备越狱。不料,国民党反动派对袁世钊等9位同志提前下了毒手。1931年2月13日,袁世钊等人被杀害于镇江北门外北固山桃花坞。袁世钊烈士现安葬在镇江烈士陵园。

镇江烈士陵园内袁世钊烈士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