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子鸿(1925年—1951年5月)

汤子鸿(1925年—1951年5月)

汤子鸿

又名汤志庆,桐乡县梧桐镇(今桐乡市梧桐街道)人。汤子鸿父亲早逝,汤子鸿在家排行最小,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家五口以农事为生,生活比较拮据,后来姐姐出嫁到镇上清明弄的徐家,他过继给叔父汤梅泉。汤子鸿勤劳、朴实,但几亩薄地的收成根本不能使全家人过上温饱的日子。后来,姐姐向汤子鸿建议,家里实在待不下去,不如到外面去闯一闯。1945年下半年,日本鬼子虽然投降了,但老百姓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生计,20岁的汤子鸿决定到外面去谋生。汤子鸿到外面后,去过许多地方,以帮人家打短工为生,后来辗转到了长江北面,但那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就这样过了3年,也没有攒下一点积蓄。

1948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第四野战军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随大军南下,参加了大小几十次战斗,经受了战火的考验。1949年5月渡江战役中,为了减少大部队渡江的伤亡人数,部队指挥员决定先用几条小船趁黑夜偷渡长江。于是,汤子鸿和战友们用七条小船趁黑夜渡江,因为船少目标小,战士们顺利渡过长江,登岸后,控制了长江南岸十余里沿江阵地,以接应大部队胜利渡江,汤子鸿在渡江战役中立了功。1949年8月,汤子鸿所在的第一一二师在广西作战15次,俘虏了敌人5000余人,还有一名师长被抓获,汤子鸿又立了功。

朝鲜战争爆发后,汤子鸿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任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高炮营指挥班长。1950年10月,汤子鸿和战友们跨过鸭绿江,他入朝后经历的第一场恶战是松骨峰战役。1950年11月30日拂晓时分,第一一二师三三五团一营三连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背后的松骨峰,还没有来得及修工事,蜂拥南撤的美军第二师就顺着公路过来了。战士们忘记了几天行军的疲劳和饥饿,在美军距阵地只有20米的时候猛烈开火,立即打着了一辆汽车和两辆坦克,松骨峰战役就这样开始了。顷刻之间,处在松骨峰最前沿的三连阵地上弹片横飞,大火熊熊。随后,蜂拥而至的美国士兵开始了一次又一次冲锋,但都被英勇的志愿军战士顽强地打了下去。到中午时分,坚守松骨峰的三连200多名战士只剩下80多人。

汤子鸿所在的高炮营有18门火炮,火炮威力大,无论是对空还是协助步兵作战都能发挥其威力,但行军时目标也大,高炮营在行军途中最大的威胁就是敌人的飞机。敌人为了切断我后勤运输保障线,阻止我军重武器运往前线,不断派出飞机对铁路和公路进行轰炸。不仅白天来回轰炸,而且晚上也飞来飞去,沿着铁路线和公路线寻找目标。为了躲避敌机的轰炸,保证大炮的安全,战士们都会在大炮上绑上树枝,一旦发现有敌机,大家就把大炮推到路边,敌机一过,又开始运动。最安全的是晚上行军,发现有敌机,就把所有的灯都关了,一片漆黑。等敌机过了,再亮灯,继续前进。但狡猾的美国鬼子有时会在铁路和公路沿线丢下燃烧弹,把整个大地都照得雪亮,从而发现攻击目标。

炮队的第二大威胁就是特务。当时敌人在朝鲜安插了大批特务,躲在铁路和公路附近的山头上和丛林里,发现有志愿军的队伍、运输队、炮队经过,他们就向天空打信号枪,给敌机指引目标,敌机就来轰炸。这些特务平常穿着当地老百姓的衣服,就是当地的老百姓也无法识别。

1951年5月7日,汤子鸿所在的高炮营途经平安南道三登火车站时已经是黄昏了,当时正好有一个火车运输队要在这里卸物资,由改装汽车送往前线。部队首长命令同志们在火车站附近休息就餐,准备等天黑以后再出发。天刚刚黑下来,有运输队在这里卸货的场景就被特务发现了,随着一颗信号弹升上天空,3架敌机就像幽灵一样飞到了三登火车站的上空,炮营首长见情况紧急,命令战士们帮助运输队装车,让汽车队载着物资尽快撤离。汤子鸿和战友们马上投入到装车的队伍中。不一会儿,敌机就扔下了炸弹。因为有地面特务的指引,敌机投弹的目标非常准确,几颗炸弹都在火车站爆炸。等敌机投完炸弹飞走后,战友们才发现汤子鸿倒在血泊中,已经牺牲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因为作战勇猛,彭德怀总司令曾电报嘉奖:“第三十八军万岁!”从此,第三十八军就有了“万岁军”的称号,而英雄烈士汤子鸿,就是“万岁军”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