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克(1919年8月—1941年1月)

钟 克
原名钟兆钰,桐乡县濮院镇(今桐乡市濮院镇)人。1919年8月生于濮院镇蜡烛街4号一个商人家庭,家中兄妹5人,钟克排行第二。7岁时进濮院镇仲家小学,10岁时升入本镇敬业完全小学校。在学校,他不仅肯钻研,善思考,而且兴趣很广泛。他还非常喜爱音乐,自学了许多歌曲。钟克临近小学毕业时,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活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钟克怀着一颗悲愤的心,走出校门,来到街头,向市民群众进行抗日宣传,他用高昂的声调,控诉日寇侵占东三省、屠杀东北人民的暴行,揭露日本侵华的阴谋,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抗日救国。在街头宣传之际,钟克和小伙伴们还进店堂,规劝商店老板拒售日货;走街坊,对民众进行不用日货的宣传。钟克的行动博得了老师、同学、市民的赞许,大家都称他是“出色的宣传员”。
1934年,钟克经人介绍别母离家,到上海三友实业社做练习生。钟克在这里每天要工作11个小时:6小时干接线活,5小时做事务工作。劳累了一天,每天的酬劳仅1角钱。资本家像吸血鬼一样,榨取着练习生的血汗。为了追求知识,钟克一分一分地省下钱来订《中学生杂志》,每晚下班后借着昏暗的烛光,刻苦学习。他越学越觉得自己知识不足,因此又参加了义社寒假补习夜校。为了冲破环境的压迫,争回自己应得的利益,钟克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以组织业余学习小组的形式,在三友实业社工人中宣传革命思想,发动大家起来反抗资本家的剥削。

钟克使用过的汤匙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他在日记里写下了“只有大众的力量,才可以应付非常艰难的时期”这句话,既表明了他全民抗战的进步观点,又表明了他将更积极地从事救亡活动的决心。“八一三”炮声中,三友实业社暂时停业了,但钟克却更忙了。他加入了战时通讯班、救护班,奔赴前线,冒着炮火抢修电话线,救护伤病员,表现出勇敢顽强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他没有做过线务员,没有当过护士,但他常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刻苦学习,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很快掌握了线务和护理的一般知识,成为淞沪战场上一个活跃的义务兵。大场镇失守后,钟克闻知闸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八百孤军仍在奋战,就绕道前去慰问。战斗中,他给战士们送粮运弹;战斗间隙,他给勇士们唱了一首又一首雄伟、悲壮的抗日战歌。1938年2月6日,突然有一位抗日志士躲进钟克工作之处,钟克看他处境危险,就将他化装成工友,帮助他逃过了追捕。在这位抗日志士要离开时,钟克倾其所有,拿出积攒的4元钱给他做活动经费。
为了动员更多的人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里,钟克开始着手组建抗日团体,创办抗日刊物。1938年3月5日,经钟克发动的抗日进步团体“熹微社”在三友实业社秘密建立,社员13人,宗旨是宣传抗日。为了扩大抗日宣传面,钟克创立了《熹微半月刊》。1938年3月15日夜,钟克被吸收为中共外围组织——“益友社”社员,化名田云,积极参加社内各项活动。

钟克的日记本及书法手迹
1939年1月,经王任叔介绍,钟克和好友雨田等20多人,离开孤岛上海辗转来到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钟克被分配在新四军教导总队第七队。新四军教导总队是军部直属机构中人员最多的单位,是涌向云岭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集中地。这里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既能听老师讲解毛泽东《论持久战》等文章,又能亲自聆听项英、张云逸等领导的报告,还能参加军事训练,钟克十分珍惜这一学习机会,他学习成绩很好,门门功课名列前茅。从教导队毕业后,钟克来到连队从事基层政治工作。在连队,战时,他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平时,他既是文化教员,又是音乐教师,还是政治宣传员。他多才多艺、待人热情、坦率、诚恳,拥有一丝不苟、积极努力的工作态度,以及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战友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1940年秋,蒋介石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10月19日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限期撤至黄河以北。党中央顾全大局,同意将驻皖南的新四军部队转移到长江以北。1941年1月6日,钟克与战友们奉命转移,当他们行至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突然遭到国民党顽固派顾祝同、上官云相所部8万余人的围攻,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激烈的战斗中,钟克和战友们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为保卫军部,英勇地向敌人反击。顽军的包围圈越缩越小,钟克他们弹尽粮绝,开始突围。在突围中,部队冲散了,钟克受伤被俘,顽军将其押送至江西上饶集中营。在集中营里,钟克把敌人的魔窟当成战场,向难友们宣讲抗日道理,揭露皖南事变真相,教大家唱革命歌曲,宣传革命道理。国民党想拉拢钟克,使其脱离共产党。有一天,钟克被带到一间装修讲究的屋子里,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酒菜,一个国民党军官见钟克进来,便笑脸相迎,热情地请钟克坐下,端起酒杯说:“钟克先生,请喝酒!”钟克站在桌前,没有坐下,也没有去接酒杯,而是严肃地问:“你们把我带到这里来干什么?”那军官说:“钟克先生,你在上海时的所作所为,我们都已经掌握,你是个热血青年,爱国抗日,好样的。本来我们是要请你加入国军,去请你时,你已经离开上海,听说去了延安,我们派人去追赶,没想到你去了皖南……我们晚了一步。钟克先生,你误入歧途,让我们痛心疾首。现在终于找到你了,欢迎你加入国军阵营。你这么年轻,又这么优秀,今后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任你……”钟克打断对方的话,义正词严地说:“住口!在日寇侵略祖国、同胞惨遭杀戮的时刻,联合抗日的‘友军’居然制造了皖南事变,我们多少新四军战士没有倒在抗日战场上,却遭到了你们的黑手,惨死在你们的屠刀下。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肮脏勾当,只有你们做得出来,简直无耻之极!你们是历史的千古罪人!”那军官急了,把酒杯往桌上一扔说:“钟克,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钟克凛然回敬:“我钟克一门心思抗击日寇,还我河山,救我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何罪之有?而你们屠杀抗日军人,终将遗臭万年!送我回牢房。”
在随后而来的严刑拷打中,钟克始终坚贞不屈,他对行刑审讯的国民党军人说:“你们可以摧毁我的肉体,但永远摧毁不了我的意志,我与你们反动派坚决斗争到底。”面对坚强的新四军战士钟克,国民党反动派最终无计可施,只能从肉体上毁灭了他。时年22岁的钟克,就这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