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角方(1927年—1949年3月)

徐角方(1927年—1949年3月)

徐角方

女,原名徐菊英,嘉兴县(今嘉兴市)人。幼年丧母,家境贫寒。14岁那年,她进入上海大来棉织厂当穿棕女工。1947年冬,徐菊英在上海震旦大学地下学联开办的震旦义务夜校接受了革命教育。1948年2月,她积极支持爱人王诚投入上海申新九厂反饥饿求生存的罢工斗争,夫妻俩均遭厂方开除,但仍继续坚持斗争。后徐菊英改名徐角方,意谓争取解放。1948年12月,他们离开上海,到浙东四明山寻找党组织,参加革命后任鄞慈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二区政府民运人员。1949年初春,蒋介石“引退”后躲在奉化溪口老家,先后调集第八十七军、交警第十二总队、青年救国团等部队,封锁了四明山,徐角方时任鄞慈县工委二区联络站站长,及时解决了群众的吃饭大事。2月26上午,徐角方和战友们在鄞慈庄夹岙的“桃湾公馆”讨论对敌策略时,突遭国民党浙江保安队二团包围。在分头突围中,徐角方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鄞西石岭村。

在被捕的14天时间里,徐角方虽身陷囹圄,却视死如归。她顶住敌人扁担、皮鞭和麻电等酷刑的摧残,拒绝了敌人高官厚禄的诱惑,反而不失时机地向敌军宣传我党的政策,坚持进行狱中斗争。她和难友朱敏、萧章、陈辉两次从狱中给党组织写信,汇报所了解的国民党浙江保安队二团的装备情况,向党表明革命必胜的信念和自己就义的决心。他们在信中表示:“一定要做到骨头硬,志气高,绝不屈服软弱;我们宁愿牺牲,绝不吐露、连累;我们决心保持革命队伍的清白纯洁和共产党的伟大光荣,绝不玷污形象。因此请相信我们!”1949年3月11日,丧心病狂的敌人竟将徐角方、陈辉、朱敏、萧章4位烈士活埋在余姚县中村独山里,徐角方时年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