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根(1957年9月—1979年2月)

吴金根
桐乡县炉头镇(今桐乡市龙翔街道)人。吴金根上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下有4个妹妹,由于家中人多,只靠父母在生产队里起早贪黑劳动,因此吴金根尽管热爱上学,学习成绩优秀,但在考上初中后只读了半年书,就不得不辍学,跟着哥哥、姐姐们帮家中干农活,挣工分。
1976年2月,全国征兵工作开始,已年满19岁的青年吴金根热血沸腾,报名参了军,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吴金根这批新兵被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广西53572部队。入伍后,吴金根被挑选到机枪连当了一名机枪手。他向连长认真学习机枪的原理,练习机枪拆卸组装,刻苦训练成为机枪手必学的点射、扫射、抬射、压射技术,苦练杀敌本领。作为新兵,他在全团的一次机枪射击比赛上,夺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受到了部队领导的多次表扬,不久后便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78年年底,越南当局突然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华浪潮,不断地挑起中越边界冲突,大肆侵占蚕食我国边界领土,驱赶枪杀我边境居民,我国决定对越南当局进行自卫反击。命令传达到吴金根所在部队时,战士们早已对越南当局这种反华行径忍无可忍。与其他战友一样,吴金根一再向部队领导申请,要求第一批上前线参战,并获得批准。1979年2月16日晚上,吴金根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方炮火在同一时间铺天盖地倾泻在敌方一个叫同登的小镇外围,同登是越南最靠近广西凭祥中越边境的一个重镇,相距广西边境我方一侧只有三公里,越军在短短三公里纵深的边境线上,布满了数不清的地雷,我军猛烈的炮火不但要摧毁他们坚固的防御工事,还要摧毁引爆地雷,从中开出一条相对安全的道路,以减少我方进攻部队伤亡。十分钟后,炮火开始延伸,进攻开始了。吴金根和战友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冒着随时可能踩响没有扫除的地雷的危险,在坎坷不平的弹坑中跳跃着,奋不顾身地向549高地穿插前进。途中,许多战士的衣服被荆棘钩破了,手上、身上划出道道血痕,血肉模糊;有的战士鞋跑丢了,但仍踩着锋利似狼牙的乱石向前急进;有的战士脚跑烂了,沙石灌进伤口,针刺般地疼痛。炮火过后,大量残余的敌人从山洞中、沟壑里爬出来,机枪、冲锋枪、自动步枪、手榴弹,各种我国援助他们的武器一齐开火,组成了一张张火力网,身旁不断有战友中弹倒下。突然,一个敌人隐蔽的火力点封锁了吴金根部队前进的道路。为了能使部队准时到达目的地,吴金根作为机枪手,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勇敢、奋力地端起机枪,狠狠扣动扳机,枪口马上吐出一串串愤怒的火舌,向敌人的火力点猛烈扫射,很快就把敌人疯狂的火力压制了下去。吴金根的火力点成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成了一定要拔掉的目标。刹那间,脚边的泥土不时被射来的子弹掀起一个个洞孔,此刻,吴金根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双眼通红,忽然,一颗子弹钻进了他的大腿,一个趔趄,他侧跪在了地上,机枪也摔到一旁。后面的战友马上匍匐上前,把他拖下来放上担架,要把他送下高地。吴金根急得一边挣扎,一边大喊:“放我下来,我还能战斗!”说着,一个翻身滚下担架,从裤子上撕了一条布扎紧伤口,抱起机枪,拖着伤腿,又投入到残酷的战斗中去。不幸,又一颗罪恶的子弹飞来,击中了他的腹部,因伤势过重,吴金根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22岁。战斗结束后,为表彰吴金根的英雄事迹,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的要求和战斗中的功绩,决定追认他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记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