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咬生(1927年—1953年7月)

朱咬生(1927年—1953年7月)

平湖县新庙乡(今平湖市新仓镇)人。父母以种地为生,朱咬生8岁开始上学,学习十分勤奋。1937年因生活所迫而失学,15岁时开始跟父亲打短工。1947年2月结婚,次年春被国民党政府抓壮丁,被迫在国民党部队服役。

1948年9月,朱咬生在东北战场被解放,他随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四十五军四〇四团一连任战士,后任班长。在部队举行的忆苦思甜活动中,朱咬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认识到只有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父母妻儿才能过幸福的日子。他思想进步,工作积极,不久就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朱咬生随部队渡过长江,向中南进军,歼灭了白崇禧部,解放了湘南、湘西地区。战斗中,他不怕牺牲,受到部队嘉奖。1951年8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五军司令部政治部给其父寄来的嘉奖令称:“……朱咬生同志自参加我军以来,一贯努力为人民服务,获得嘉许。尤以最近在平时工作当中,英勇积极,经评定立两次大功。”之后,朱咬生随部队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四〇四团一营一连副排长。在朝鲜战场上,他目睹了美国侵略军及其仆从军血腥屠杀朝鲜人民的暴行,决心为朝鲜人民报仇。他满怀着对美国侵略军的无比愤慨,勇敢杀敌,又荣立1次大功,4次小功。

1953年,美帝国主义屡次在谈判桌上破坏停战谈判,并在5月初向金城等地的志愿军阵地进犯。志愿军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密切配合停战谈判,狠狠打击敌军,发起了金城战役。7月19日,朱咬生在金城战役中光荣牺牲,时年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