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喜(1911年—1928年1月)

吴志喜(1911年—1928年1月)

吴志喜

又名吴之轩,上海市青浦县(今上海市青浦区)人。7岁进入颜安小学读书成绩优秀,曾获学校银质奖章。1924年小学毕业后考入侯绍裘创办的松江初级中学。在侯绍裘的引导下阅读革命书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吴志喜积极参加声援活动,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用军车撞伤,轧伤了一条腿。但他不顾自己的伤痛,继续宣传,还对同学们说:“只要坚持斗争,胜利一定是我们的!”五卅运动后,吴志喜参加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松江初级中学学生会会长及松江县(今上海市松江区)学生联合会会长。同年秋,在侯绍裘等人的领导下,开办了平民学校,教农民识字,宣传五卅惨案真相。吴志喜还在《松江学习》上发表了《严重的五月——告青年学生》一文,宣传“五一”“五四”“五卅”等纪念日的来历,痛斥反动军阀的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激励同学参加学生运动。1926年秋,吴志喜由金子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进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在校期间,吴志喜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还聆听过毛泽东、蔡和森等领导人的党课。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5月17日,武汉国民政府所辖独立十四师师长夏斗寅率部叛变,吴志喜参加了讨伐夏斗寅的战斗。

吴志喜烈士雕塑

中共“八七”会议后,为了避免反动当局的注意,吴志喜接受党的指示,以武汉军校出身的国民党军官的身份返回上海青浦老家开展农民运动。到了家乡章练塘,他就开始把被迫停止活动的农会组织起来,吸收10多名农民骨干入党,建立了青浦西乡农村党支部。根据党中央“八七”会议的精神,江苏省委在1927年9月制订了《江苏农民运动工作计划》(第一次),派出许多干部分赴全省各地,发动秋收起义。老家在青浦的陈云同志被派往青浦,领导松金青三县党和农民运动,并与来到小蒸地区的吴志喜共同战斗。11月,中共青浦县委(也叫松金青县委,领导松江、金山、青浦3县)成立,陈云任县委书记,吴志喜任县委常委。在县委领导下,松江区农民革命军成立,吴志喜兼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在小蒸地区参与组织筹划农民暴动。秋收到来,立冬开始,农民们在青浦县委和陈云、吴志喜等直接领导下齐心抗租,没有人向地主交租,地主联合向反动当局控告吴志喜等农民运动领导人。章练塘地主袁伯祥率八九名警察,携带着武器,摇着枪船,到小蒸向农民逼租,枫泾地主也到小蒸收租,农民抗租斗争面临严峻的局面。1928年1月2日,接县委命令,吴志喜率农民军截击了为地主逼租抢米的水警枪船。1月5日又率部袭击小蒸,铲除了恶霸地主。“小蒸暴动”后,吴志喜又参与筹划“枫泾暴动”,收缴了枫泾新浜地区6个团防局的60余支枪,处决恶霸土豪,收缴地主土豪的银圆、大米等,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势力。

吴志喜在狱中写给党组织的信

陈云题词

1月11日晚上,吴志喜、袁世钊、陆龙飞等率领30名农民军,处决了恶霸地主金海琴等7人,揭开了“枫泾暴动”的序幕。当时群众中流传着“共产党,扒平王,一夜杀掉7只狼,财主人家泪汪汪”的歌谣。震动江浙的“枫泾暴动”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势力,有力地支持了群众抗租斗争。1月19日,正当农民军准备攻打枫泾镇时,数倍于我军的敌军趁着清晨大雾包围了农民军驻地,吴志喜与枫泾地区农民军指挥陆龙飞为掩护部队突围,开枪引敌,弹尽后被捕,押至松江。敌人施尽酷刑,将吴志喜的10个指甲都拔掉,但他坚贞不屈。1月20日,中共江苏省委派王若飞、陈云、夏采曦赴松江设法营救。吴志喜得知后,从狱中致书战友:“大概我们的命也不留的了,牺牲我们二人是不要紧的,你们的工作是要紧的……”1月26日,吴志喜在松江小校场被杀害。临刑前,他慷慨激昂地向周围群众发表演说:“共产党是工农贫民的党,我为党而死,为工农贫民而死,死也甘心!”

陈云同志在1984年8月回忆说“吴志喜、陆龙飞两人牺牲得很英勇”,并亲笔敬题“吴志喜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