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君超(1926年—1949年8月)[4]
2025年10月14日
盛君超(1926年—1949年8月)
[4]
嘉兴市新兴区(今嘉兴市南湖区新兴街道)人。其父以送报、卖报维持生计。因家庭贫困,盛君超不得不在未读完小学时就进入袜厂当学徒。3年的学徒生涯期间,他饱受压迫,深切感受到旧社会的黑暗。后来,经舅舅周仁观介绍,盛君超与沈如淙结识,1942年4月参加革命。第二年经沈如淙介绍,盛君超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启发和帮助下,他进步很快。在家里,他总是不断鼓励和教育弟弟妹妹,要他们不怕一切苦难,好好学习,曙光就在前面。在厂里,他常常和同事谈心,向他们灌输革命道理,培养发展积极分子。他在一本日记本扉页上画了一双拳头,一根锁链锁在双手上,并写上“挣断枷锁”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表达了他坚决跟党走的决心。抗战胜利后,袜厂迁往上海,他也随厂赴上海。
嘉兴解放前夕,为了革命需要,盛君超辞去袜厂的工作,偕爱人、妹妹回到嘉兴。为了党的事业,他不顾生活上的艰难困苦,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去,毅然加入吴嘉湖独立团。嘉兴解放后,独立团编为独立营,盛君超任独立营三连指导员[5]。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粮库、清剿土匪、恢复发展生产等斗争中,他兢兢业业、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1949年7月,嘉兴县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县委命独立营参加抗洪,三连被安排去新塍区八字乡(今属新塍镇)帮助农民抗涝排水。盛君超接到命令后,立即背起背包率领三连战士奔赴抗洪第一线。在抗洪斗争中,他身先士卒,和战士们一起开沟排水。抗洪结束后,盛君超率部在双桥待命,就在这时,不幸发生了——混入革命队伍的兵痞孔龙生、杨兆珍等人发动了叛乱,盛君超同志被叛匪杀害,时年23岁。现安葬在嘉兴革命烈士陵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