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的背景
原农业部教育司曾经做过调查,中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0.023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农业技术员,农业从业人口中接受过正规高等农业教育的达45%~65%。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的原因是:一方面农业人才奇缺,尤其是科技创业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农林类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导致农业类院校尤其是中等农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招生困难,很多农业学校由于生源问题不得不停办,这一现象在中等农业学校中表现更加明显。我国目前农业职业教育中“黑板上种田、养猪”的现象突出,由于学校与市场和生产实践的脱节,造成老师的实践经验缺乏,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的现象明显,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信心。同时,农业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整体不算太好,还要负担学生的生活费、住宿费等,这使很大一部分家庭无力承担,造成农业专业的学员严重流失。在读的学生中,真正对农业具有较强兴趣的学生也很少。据统计,目前广大职业学校农业专业的学生往往并没有回到农村创业,而是大部分留在了大城市,还有一部分转入其他一些非农工作领域,以致出现了农村对创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和大批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强烈反差。影响职业学校学生到农村创业的主要原因除农业政策和农业本身的一些原因外,还有思想观念和城乡差别过大等因素。由于许多学生普遍还存在农业落后没前途的思想观念,以及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较大的客观现实,毕业生到农村创业,除个别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以外,面对的经济收入、生活质量、发展机遇等明显不如城市。如何使培养的学生出身于农村,学习和创业也在农村,且能够更好地发挥农业技术带头人的作用,是目前农业职业学校研究的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已由家庭散养向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专业户和专业村数量日益增多,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大型的畜牧企业集团,曲靖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是一个老牌的特色专业之一,在65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职教文化底蕴,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学校发展迎来了全新发展的黄金阶段,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借助国家改革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平台,加快了专业建设的进程,尤其近年来我校师生不断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领导主动抓校企合作项目,积极组织和探索,直接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根据目前农村畜牧科技人才极度短缺的条件下,学校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推出了“学校+公司+农户”联动培养创业型畜牧科技人才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办学有特色,学生创业有典范,初步构建起适应学生就业、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地方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