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分析与思考
2025年08月10日
三、调查分析与思考
根据与师生的交谈,对建筑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不同专业大类构建相对固定课程
目前工程技术学部现有建筑类专业三大类别:建筑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由于现每学期对班级所开设的课程不固定,导致教师课件、教案资源不共享、不固定现象突出,教师每学期授课不同,加大教师备课压力。
(二)设置三大类专业课程
对三大类专业一至三学年的课程统筹安排。原则为:基础专业课程基本相同,在二、三学年小范围体现出不同专业大类。例如: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可设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工建筑物等课程,工程造价可设置建筑工程计量、建筑工程计价、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等课程,建筑工程技术可设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建筑构造等课程。并且固定课程的开设学期,同门课程不扎堆开设。
(三)重技能、轻困难
面对我校中职生的教学情况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应适当偏应用、重技能,轻土力学等篇纯理论且内容困难的知识点。因为大多数困难知识点大专联办班级转段后还要学习。对所需开设的实训课程尽可能多地安排实训,但对于部分没有实训条件的课程非必要开设实训,开设实训的原则为: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而实训,而不是为了实训而实训。
(四)教学资源共享、教材相对固定
根据所安排设置的各学期开设的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共享,教材相对固定可减少每学期重复备课的压力。
(五)课程的设置更好的与“1+X”衔接
对于每年“1+X”的BIM与建筑识图考证,应在开考前把BIM与建筑识图课程全部开设完,利于学生考试取证。
(执笔:刘鑫 王伊玫 孟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