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知人论世

五、知人论世

检查学生学习微课情况,抽点学生介绍李白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适时补充,点拨提示: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个朋友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等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知人:李白从小就有不凡的抱负,出众的才华,想直取卿相之位,实现济世安邦的理想。曾经被唐玄宗召为翰林学士(翰林,为皇帝储才之地,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政策研究处,可成为皇帝的秘书),但唐玄宗仅仅把他当作文学弄臣,权贵又因不满李白的傲岸的个性,嫉妒他出众的才华,遭到谗毁排挤,被迫离开长安,飘零江湖,落魄失意。写这首诗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功业未就而两鬓斑白。

论世: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即安史叛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