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配餐实施过程
(一)营养配餐项目运营内容
1.营养膳食菜单食谱标准的研发和制定。
2.学生营养餐标准制定,营养餐制作、配送。
3.营养配餐文化的打造。不仅要保证营养,更要传递中华饮食文化,强化文化自信。
(二)营养配餐加工条件
1.需求学校不具备中央厨房:由农校配送中心提供配餐服务,在农校配送中心完成全部生产过程,配送到需求学校的方式,可做到安全、营养、卫生,但营养餐的色香味形略显不足。
2.需求学校有中央厨房
(1)需求学校自行加工:由配送中心完成食品原料的初加工,形成半成品后连同厨师一起配送到需求学校中央厨房生产的模式。
(2)“配送中心+卫星厨房”模式的一体化运作
由需求学校按照卫星厨房建设要求,建设好卫星厨房提供给配送中心,由农校配送中心在需求学校卫星厨房一体化完成食品原料的初加工、深加工及后续服务,可做到安全、营养、色香味形俱佳、口味丰富,属于学生营养餐运营的新模式。
(三)营养配餐流程
1.原料采购:按照需求采购无公害级别以上的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根据预定采购),或者由校企合作种植、养殖基地提供农产品。
2.食材安全检验:配送中心设有食品检验室,配备专业检验员,为食材安全把关,为健康加分,从原料到成品,从环境到用具,全面严格监控,细节防范。
3.产品加工:食材的分拣、清洗、切配、精细生产等环节,配送中心严格按HACCP系统运行和监控,确保食品安全卫生。
4.包装配送:配送中心严格按HACCP系统运行和监控,遵循就近原则,根据市场需求,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客户,确保产品新鲜美味。
5.售后服务:及时对用餐场地、餐具、剩餐等处理,达到食品卫生要求。
(四)营养配餐的关键控制点
1.安全与卫生
(1)严把原材料进口、出口关:通过大规模集中统一采购、加工、配送、生产,在规模化的前提下实现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实现生产的安全化。
(2)4D现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目前较为先进和应用较为广泛的管理体系,配送中心高标准高起点建立4D标准化食品安全中央厨房。
(3)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时时可控,让整个生产和流通过程暴露在各职能部门、家长的眼下,做到看得见的安全生产场景。
(4)严格实施陪餐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建立政府引导、学校主导、企业主体、家长线上线下监督的安全管理体系。
(5)强化督导评估,由内而外进行督导。企业内部建立强大的质量安全督导机制,结合外部食品卫生监督体系,共同保障质量与安全。
(6)建立《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为项目的实施保驾护航。
2.营养与健康
(1)精选绿色健康食材,严格检验把关。
(2)多样性的菜品供给,满足营养膳食。
(3)餐具校内清洗消毒,看得见的健康。
3.温度与口味
(1)“零”距离校内供餐保证了现做现吃,解决温度不流失。
(2)色香味俱全品尝美食,解决孩子们挑食问题。
4.技能与岗位
(1)学校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学生为营养餐的研发、生产、配送提供了技术支撑。
(2)为“双师型”教师的打造和种植、养殖、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食品加工、销售服务类专业的学生培养搭建真实生产过程的实训岗位平台创造条件。
通过曲靖市政府招投标程序,自2020年12月开始,农校和合作企业共同承担了为曲靖市第一小学近4000名小学生提供营养午餐的配送任务,经过半年的运行,通过曲靖市人大、市政府、市教育体育局、食品监管部门等职能部门的多方调查及学生家长的反馈意见,学校的营养配餐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实现了人才培养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执笔:潘涯森、陈智慧、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