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学模式研究

三、传统教学模式研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法

在理论课以及实训课时首先在班级里成立小组。小组建设方法:理论课按照学生在教室座位分组前后2~3桌同学为一组,实训课结合班级人数以及实训设备数量5~8人为一组并设立小组长。“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升了课堂活力。充分促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学生较为薄弱的协作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将学生一贯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利弊:

优势:充分利用了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有设施设备,提高了理论教学以及实训教学效率,突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劣势:理论教学过程中易出现教师指导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实训过程中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参差不齐,教师不得不占用课堂时间进行介绍和讲解,因此常出现实验时间较仓促。另外,我校汽车专业实训设备不足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易造成一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一部分学生,无事可做。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90年代,杜威首先发表了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他主张学习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并开始推广这种“做中学”的教学理念。除此之外,他还强调了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因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改进并完善自我。项目教学法强调以教促学,融学于教的教学方法,以所选的项目为教学的发展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项目实践中加以提升。项目教学法在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利弊:

优势:项目教学法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灌输模式,理论知识的学习被融入项目的实训教学之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属于机械类课程理论知识,极其抽象但是其应用性较强。项目实践教学极大地改善了学生排斥理论知识教学心理问题,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弊端:学生学习方面两极分化较为明显,在项目教学法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不配合者会降低教学效果减慢教学进度。

(三)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或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任务驱动法在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利弊:

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增强了学生主动思考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大脑想象力,发散了学生思维。

弊端:实际实施过程中会有同学不认真对待教学任务,造成学生思想开小差现象。任务的特定性,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全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