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323 在说完这些离题话之后,现在让我们回到之前所讨论的无意识幻想问题。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除非无意识源头的效应被观察到,并且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象征来表达,没有任何人有权断言它们的存在或者确定它们的性质。惟一的问题是,事实上是否能发现顺应这一期待的效应。精神分析学派相信它已经发现了这类效应。我马上会提首要的现象:梦。
324 关于它可以这样说,它作为一个由一些其彼此联结不是有意识的要素共同形成的情结结构进入意识。只是在后来,通过对梦中的单个意象进行一系列的联想,我们才表明,这些意象在某些新近过去的某些记忆中有它们的起源。我们问自己:我在哪儿看过或者听过这个?然后,通过一般的联想活动,我们才想起来,梦中的某些部分被有意识地经历过,有些是昨天的,有些则更早。到现在为止,存在着普遍一致,因为这些事情我们已经了解很长时间了。我们的了解达到了这个程度,即梦作为多少有些难以理解的一团混乱的要素呈现自己,这些要素最初不是有意识的,只是在后来通过它们的联想才被辨认。[1]应当补充的是,并不是梦的所有部分都具有一个可以被辨认的性质,通过它可以推论它们的意识特征;最初,它们经常并且实际上大部分是不可辨认的。只是在后来,我们才想到自己有意识地经历过梦的这一部分或者那一部分。仅仅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就可以将梦视为无意识源头的一个产物。
325 探索无意识源头的技术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那个,实际上在弗洛伊德之前很久就被每一个梦的研究者所使用。我们只需试图回想起梦的组成部分来自何方就可以了。梦的阐释的精神分析技术就建立在这一简单原则的基础之上。梦的某些部分源于我们清醒的生活,源于那些——由于它们明显不重要——陷入被遗忘的状态,并且已经快要变成明显的无意识的事件。正是这些部分是“无意识观念”的效应。对这种表达也有人提出异议。自然,我们并不像我们的批评者那样具体地——更不要说生硬地——看待事物。当然,这一表达只是有意识的象征——对此我们没有一丝怀疑。但是它作为未知的心理事实的一个符号,是完全清楚的,并且很实用。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的,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借助与意识类比来设想无意识。我们不会仅仅因为发明了一个响亮而不知所云的名字就假装理解了一个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