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分析面谈

第二次分析面谈

468   在第二次分析面谈中,女孩看起来不那么焦虑与羞怯了。谈话被引向那位老师而展开,但女孩太困窘而不愿去谈论他。最后她羞红着脸承认自己非常喜欢他。我们要让她清楚知道的是:她不需要为此感到害羞;相反,她的爱慕是一种保证,保证她会在他的课上全力以赴。“那么我可以喜欢他了?”小患者喜形于色地问道。

469   这个解释保证这孩子在选择爱慕对象上是正当的。女孩看起来似乎害怕承认自己对老师的感情。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不容易加以解释的。在前文中,我们假定力比多要抓住一个家庭外个体作为对象时是异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它仍然发现自身陷于一个乱伦束缚中——这事实上是一个看起来非常可信的观念——力比多是很难从中抽身的。在另一方面,必须要加以强调的是,她的力比多激烈地占有了那个可怜男孩,而这男孩也是家庭之外的某个人;如此一来,困难就不可能存在于把力比多转移到一个家庭外对象上,而是存在于一些其他的情形。她对老师的爱慕对她而言是一项更困难的任务,它对她的要求远远多于她爱那个男孩对她的要求,因为后者对她而言并不要求她付出更多的道德努力。分析中所做出的暗示——爱慕会使她全力以赴——会使孩子回到真正的任务,即去适应老师。

470   然而,倘若力比多从一个必要的任务面前退却,它如此这般恰恰是由于人性懒惰的原因,这种现象不仅在孩子身上,而且在原始人与动物身上尤其显著。原始人的惯性与懒惰是不去做出努力来适应的主要原因。力比多不被用于该目的,于是它便淤塞了;于是它就会不可避免地退行到以前的适应对象或适应模式中。结果就是,乱伦情结被明显地激活了。力比多就会从难以获得的,且要求付出如此多努力的对象中撤出,继而转向更容易些的对象,最后转到最容易的对象,即幼儿期幻想上,这些幻想于是就会被精心制作成真正的乱伦幻想。事实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存在着一种对心理适应的干扰,我们就总是会发现一种这类幻想的过度发展一定会被同样地设想为一种退行现象,正如我在前面所指出的那样。也就是说,乱伦幻想是次生的,它并不具有因果的重要性,而首要的原因就是人类本性中对一切努力的抵制。相应地,从某项任务撤回不能用某人喜欢乱伦关系这样的说法来解释,而应说他回陷到乱伦关系是为了避免付出努力。否则的话,我们就会不得不说,抵制去进行有意识的努力,与对乱伦关系的偏爱是一回事。既然不仅原始人,而且还有动物都非常不喜欢所有的有意努力,并且都沉溺于完全的懒惰,直到环境迫使他们不得不去行动,那么这种说法就显然是胡说了。无论是在原始人还是在动物的情形中,我们都不能断言说,对乱伦关系的偏爱是其厌恶做出适应努力的原因;这是因为,尤其是在动物的情形中,完全不可能存在乱伦关系的问题。

471   与众不同的是,这孩子表现出高兴的情形,并不是出于为了老师而全力以赴的前景,而是出于被允许去爱慕老师的前景。那是她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允诺,因为这一允诺最适合她了。她的如释重负来自于她对老师的爱慕被认为是正当的确认——甚至首先都不用做出任何特殊的努力。

472   于是接下来的谈话就转到恐吓的事情上了,她又一次详细地讲述了这件事。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她曾试图去撬开她的储钱罐;由于没能成功,她就试图从她妈妈那儿偷钥匙。她还坦白了另外一件事情:她曾取笑过老师,因为他对其他女孩要比对她更好。但确实她在他的课上变得更加糟糕了,尤其是在算术课上。每当她有什么不理解的,又都不敢去问老师,因为她害怕会失去老师对她的尊重。这样,她不断出错,落在后面,并且真的失去了老师的尊重。结果就是,她与老师陷入了一个非常令人不满意的状态。

473   大约就在这个时候,她班上的一个女孩由于患病被送回了家。不久以后,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她的身上。她以这种方式来试图逃离她不再喜爱的学校。失去了老师的尊重,在一方面就导致她开始侮辱老师;而在另一方面,就使得她陷入与那个小男孩的事情中去,而这显然就是作为她失去同老师的关系的补偿。现在对她做出的解释就是一个简单的暗示:倘若她通过及时提问来努力解释他的课,就会使老师的印象大为改善。我要补充的是,这个暗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那时起,这个小女孩变成了最好的学生,不再逃算术课了。

474  在那个敲诈故事中值得强调的一点就是,它的强迫性以及它所表明的女孩的自由感的缺乏。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任何人一旦允许其力比多从一项必需的任务面前退却,它就会自行其事,并且无视主体的抗议,选择自己的目标,顽固地追逐它们。因此,一个过着懒惰而消极的生活的人古怪地屈从于力比多的强制,也即屈从于各种各样的畏惧和不由自主的约束,是很常见的事情。原始人的畏惧与迷信就是这种情况的最佳证明,而且我们自己的文明史,尤其是古代文明,同样提供了丰富的佐证。力比多的无所事事使它变得无法驾驭。但我们一定不要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强制努力永久地把自己从力比多的强制下解救出来。我们仅仅能够在一个非常有限的范围之内来有意识地为力比多规定任务;其他率性而为的任务是由力比多自身所选择的,因为这些任务是力比多的命运之所在。如果这些任务被免除,那么即使最勤勉的生活也一无所获,因为我们必须考虑人类本性的所有情形。无数过劳引发的神经衰弱症都可追溯至这个原因,这是因为,在内在冲突中完成的工作会导致神经疲惫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