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失败
378 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力比多会变得退行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更仔细地考察退行由以产生的那些条件。在跟患者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经常会给出如下的例子:一个试图要攀登某座山峰的登山者,偶尔会遇到一个不可克服的障碍,比如一个陡峭的岩石立面,要攀登它是完全不可能的。在徒劳地寻找别的道路之后,该登山者会折回来,遗憾地放弃要攀登这座山峰的念头。他会对自己说:“克服这个困难并不在我能力所及范围内,因此我会爬一座更加容易攀登的山峰。”
379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种对力比多的通常利用:在遇到一个不可克服的困难之后,登山者往回走并利用自己不能完成其原初目标的力比多来攀登另一座山峰。
380 现在让我们设想,对该登山者的身体能力而言,这个岩石立面并不是真的不可攀登的,而是他由于纯粹的怯懦而从这个困难前面退缩了。这样的话,就有以下两种可能性:
1.该登山者会由于自己的怯懦而苦恼,并且准备在另一个场合来证明自己不是那么胆小,或者他可能会怯懦地承认自己永远都不应去进行大胆的登山活动。无论如何,他会承认自己的精神能力是不足以克服这些困难的。这样,他就会将自己不能完成其原初目标的力比多用在自我批评上、利用在发展出一个计划上,通过该计划,他以自己的精神能力仍可以认识到自己想要爬一座山的愿望。
2.第二种可能性是该登山者并不承认自己的怯懦,他干脆宣称自己的身体不能够攀登这个岩石立面。尽管他若有足够的勇气就可以完全明白,这个障碍是可以被克服的。但他宁可欺骗自己。这就造成了一种心理情景,这种心理情景对我们的问题是有意义的。
381 实际上,该登山者完全明白他的身体条件是可以克服这个困难的,也完全明白自己仅仅是不具备做到这一点的精神能力。但他把这种想法撇在一边,这是因为这种想法并不令人愉快。他是如此的自以为是,以致不能够承认自己的怯懦。他夸大自己的勇气,宁愿宣称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不是自己的勇气不足。他以这种方式陷入了与自己的矛盾之中:在一方面,他对这种情况有一种正确的评价;在另一方面,他向自己隐瞒了这种评价,把它隐藏在自己勇气的幻觉背后。他压抑了自己正确的洞见,并试图把自己的主观幻觉加诸于现实之上。这种矛盾的后果就是,他的力比多发生了分裂,并且这分裂的两部分相互间对立起来。他使自己想要爬山的愿望跟该座山是不可攀登的这样一种想法发生了冲突,后者是由他自己所创造出来并加以武断地论证的。他的退缩,不是因为真实的不可能性,而是因为由他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人为障碍。他陷入了与自己的分裂之中。从这个时刻起,他经受着内在的冲突。一会儿是对自己怯懦的认识占上风,一会儿是挑衅与自傲占上风。在这两种情形中,他的力比多都忙于一场无用的内耗,而他也不能够开始任何新的事业。他永远都不会意识到自己要爬山的愿望,这是因为,他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估量完全步入了歧途。他的效率降低了,他不能够完全适应了,总之,他变成了一名神经症患者。面临困难而退却的力比多既没有导致诚实的自我批评,也没有导致一场不惜任何代价去克服困难的拼死斗争;它仅仅被用来维系这种廉价的伪装:攀登是完全不可能的,甚至英雄式的勇气都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