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分析面谈
511 第十次分析面谈从该女孩对受孕以及生育的幼儿看法的自发性描述开始,而这在现在可以被当成是已经得到解决的事情而略过。女孩以前总是认为男人的尿进入女人的身体里面,胎儿就是从那里长出来的。这样,孩子从一开始就是在水中也就是在尿中的。另一种版本是这样的,尿是和着医生的糖浆而被喝下去的,孩子是长在脑袋里的,然后脑袋就会裂开以帮助孩子成长,因此人们就戴着帽子掩饰这一点。她画了点东西阐明这件事情,说明孩子是如何从脑袋里生出来的。这个观念是非常古老的,也是高度神话式的。我只需提醒你们注意雅典娜(Pallas Athene)的出生,她是从她父亲的脑袋里生出来的。尿的受精含义也是神话式的:我们可以在《犁俱吠陀》的“楼陀罗之歌”(Rudra songs of the Rig-veda)中找到极好的证据。[8]我还应当指出一些她妈妈确证的事情,在分析之前很早的时候,有一次小女孩声称看到了儿童玩偶盒在弟弟脑袋上跳舞——这是一个幻想,可以很好地作为这种生育观念的起源。
512 小女孩画的这张图画与在苏门答腊岛的巴塔克人(Bataks of Sumatra)中发现的某些人工作品具有令人惊讶的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魔棒(magic wands)或先人柱(ancestor-columns),是由一个叠着一个的雕像组成的。巴塔克人自己对这些先人柱的解释一般被认为是胡说,但这些解释却与这个仍然陷于幼儿期的孩子的心智惊人的一致。巴塔克人声称,这些一层层的塑像是一个家庭中的成员,由于他们犯有乱伦,因此在快要被一条蛇咬死的时候被另一条蛇缠住了。这种解释跟我们小患者的猜想是非常相似的,这是因为,就像我们从第一个梦中所看到的那样,她的性幻想也是围绕着她父亲出现的。在这里,就像跟巴塔克人一样,初始情形也是乱伦关系。
513 第三个版本是这样一个看法,小孩是在肠道里生长的。这种版本具有它自身的症候现象学,它完全跟弗洛伊德的理论相一致。女孩根据她的幻想认为孩子们是“呕吐出来的”,很频繁地试图诱发恶心与呕吐。她还为了让小孩出来,在盥洗室里进行经常性的挤推练习。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在神经症出现的最重要症状是那些恶心与呕吐的症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514 现在我们的分析推进得如此之远,以致现在可以把该案例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一番回顾了。我们发现,复杂的情感过程隐藏在神经症症状背后,它们无疑是跟这些症状相联系的。如果我们可以冒险从这些有限的材料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重建神经症过程如下。
515 随着青春期的一步步逼近,这女孩的力比多在她体内产生出了一种对现实的情感而非客观的态度。她发展出了一种对老师的迷恋,这种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的感性放任,显然要比这样一种爱慕实际要求做出的不断增长的努力的念头起着更大的作用。就这样,她的注意力开始减退,她的功课也一落千丈。这种情形颠覆了她先前与老师的良好关系。他开始变得没有耐心;而她也由于被家里条件所过度要求,变得充满怨恨,而不是试着去提高她的成绩。因此,她的力比多从老师与功课转到了对可怜男孩的典型的强迫性依赖上,而这男孩则尽可能地剥削她。这是因为,当一个个体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让自己的力比多从一个必需的任务中撤离出来,未被利用的(所谓“压抑的”)力比多就会挑起内部或外部各种事端——也就是以令人不愉快的方式强加到他身上的种种症状。在这些情形下,女孩对上学的抵制抓住最可能获得的机会,这种机会马上以如下的形式出现了:另一个女孩由于生病而被送回家。我们的患者适时照搬。
516 一旦离开学校,她的幻想之路就打开了。由于力比多的退行,制造症状的幻想在真正的热切中被唤醒了,并且获得了它们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影响力,因为在先前,它们从来没有扮演过这么重要的角色。而现在,它们拥有了极其重要的内容,仿佛它们自身就是力比多退行的真正原因。可以这样说,女孩根据其编织幻想的天性,在老师身上更多地看到的是她父亲,于是就产生了对老师的乱伦抵制。正如我在前面所解释的那样,我认为更简单和更可能的猜测是,要假定这一点,则是更为简单、更为可能的。对她而言,把老师看成父亲是临时的权宜之计。既然她宁愿沿着青春期的秘密推动走下去,而不是服从于学校和老师,那么她就让自己的力比多选上了那个小男孩;而正如我们在分析中所看到的那样,她从那个小男孩身上许诺给自己某些秘密的利益。即使分析证明,她确实由于父亲意象的移情而对老师产生乱伦抵制,这些抵制也只不过是一些次生的被夸大的幻想。在任何情况下,主要的推动者都会是懒惰或方便,或者以更为科学性的语言来说,最少抵制原则。
517 〈我认为有一些有说服力的理由可以假定——我只是顺便在此指出——对性活动过程以及对其用以说明退行至幼儿期幻想的未知性质的兴趣,并不总是完全合理的。这是因为,我们甚至可以在成年人身上发现同样的退行性幻想,而这些成年人已对性有长时间的完全了解,并且在这里也并没有合理的原因。我也有一种印象,即年轻人在被分析的时候,经常试图维持他们所声称的无知状态,而不顾已有性启蒙的事实,这是为了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问题上,而不是集中在适应任务上。尽管我毫不怀疑孩子们确实是在利用他们真实或假装的无知,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得强调,年轻人有权利获得性启蒙。正如我在以前所说的那样,对许多孩子来说,如果性启蒙是在家里得体地得以完成的话,那会有显而易见的好处。
518 通过分析,如下之事变得清楚了,即独立于孩子生命发展进程之外,另外还有一个退行性的活动插了进来,正是这个退行性活动引发了神经症,即与自身的分裂。〉沿着这个退行性趋向,分析发现了一种对性的热切好奇,它围绕着某些相当明确的问题而活动。一旦孩子得到性启蒙而从错误的幼儿期幻想的负荷中解脱出来,那么被陷进这个幻想之迷宫的力比多,就会再一次变得有用起来。这也使她看清了她自己对真实世界的态度,以及她洞察自己真实的潜能。结果就是,她可以以一种客观而批判的方式来看到自己不成熟的、青春期的幻想,并且能够放弃这些幻想以及所有其他不可能的愿望,将她的力比多用于一个积极的目标,用于她的学业和获取老师的好感。分析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心灵上的宁静以及在学业上的明显进步:因为老师自己确认了,这小女孩马上就变成了他班上最好的学生。
519 〈在原则上,这场分析跟对成年人的分析并无不同。在对成年人的分析中,只有性启蒙的问题不会加以讨论,但它的位置会被某种非常相似的事物所代替,也就是说,对他早年对待现实态度的幼稚症的启蒙,以及如何获得一个更为合理的态度。分析是一种经过改进的苏格拉底接生术[Socratic maieutics]的技巧,它并不害怕踏上神经症幻想的最晦暗的道路。〉
520 我希望,借助于这个非常浓缩的例子,我已成功地教给你们一些洞察,这些洞察不仅仅是对治疗的实际过程的,也是对技巧的困难的,而且还是对人类精神的美好及其无穷问题的。我在前面着重强调了某些与神话的对应性,这是为了指出精神分析洞见可能会带来的某些应用之处。与此同时,我想要指出的是这一发现的含意。在孩子心灵中,神话要素占据明显优势地位,这给了我们以一个清楚的线索,即个体心灵是从早年儿童期的“无个性心灵”(collective mind)中逐渐发展出来的,因此这样就产生了关于完美知识状态是在个体存在之前还是之后出现的古老争论。
521 〈我们在孩子那儿发现的这些神话关联,也可以在早发性痴呆与梦中遇到。它们为比较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片广阔而富饶的领域。这些探索所要达到的远景目标就是解释心灵的种系发生,心灵像身体一样,通过了无数的变形而获得了它目前的形式。仿佛心灵仍然拥有残遗器官,可以在其他的精神变体与某些病理情形中被发现发挥完全的作用。〉
522 有了这些线索,我现在达到了我们目前的研究状况,我也至少概述出了那些洞见与工作假设,它们限定我目前以及将来工作的性质〈我已经尽力提出了某些观点,这些观点偏离了弗洛伊德的假设,它们不是作为相反的主张而被提出的,而是作为对弗洛伊德已经引入科学中的一些基本观念的有机发展的阐明而被提出的。通过如下方式来扰乱科学的进程,这是不合适的:采用有可能最相矛盾的立场,使用全然不同的术语——那是非常少的一部分人的特权;而且即使他们还发现自己过了一段时间后不得不从孤独的显赫位置降下来,并且再一次地参与到观念在其中得以衡量的普通经验的缓慢进程中去。我也希望,我的批评者们不会再一次责难我是无中生有地设计出我的假设。假如没有数百次经验向我显示:我的观点是完全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那么我是不会冒险去推翻已经存在的观点的。在任何科学工作的结果上,是不应该抱以非常大的希望的:不过,如果我的工作应该有一些读者的话,那么我希望它可以澄清种种误解,可以消除种种障碍,这些误解与障碍横亘在对精神分析进行更好理解的道路上。我的工作当然不是缺乏精神分析经验的一种替代品。任何人想要在这些问题上有发言权,那么他就必须始终透彻地研究他的案例,就像精神分析学派所做的那样〉。
[1][人类学家弗朗兹·博阿斯(Franz Boas)(1858-1942);特别参见他的《印第安传说》(Indianische Sagen)(1895)。——英编者]
[2][参见本书文献部分。]
[3]参见《转化的象征》,尤其参见第547段。
[4]古冰岛两文学集之一(1230年问世的古冰岛散文集/1200年问世的古冰岛诗集)。——中译者
[5]参见“孩子的心理冲突”,第47段及其以下。
[6]《转化的象征》,第370段、第480段。
[7]参见前文第95段及其以下。
[8]参见《转化的象征》,第322段及其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