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教大省向强省转变的需要

一、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教大省向强省转变的需要

湖北科教资源具有比较优势,拥有普通高校120余所,全省科技人员超过30万人,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量曾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列,建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研资源雄厚,综合科教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多年来,湖北每年产出科技成果1000多项,获国家科技奖也位居中部第一。但是,科技成果在鄂转化率不高,湖北面临着科技成果结构偏基础、企业主体培育不足、产学研合作效能不高、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富集的科教资源未能充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湖北的科教优势和成果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更好地服务湖北经济发展,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结合湖北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台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办法。2009年湖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了《湖北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条例的修订主要贯穿了促进科教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变这条主线。2011年,省科技厅制定了《湖北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对科技计划的组织方式、投入方式、资金流向和计划类别等进行了重大改革调整,进一步突出了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需求导向和成果应用导向。设立了“湖北技术转移专项”,将重大技术交易项目纳入政府科技计划管理。2013年12月,省政府正式印发了《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出台了十条改革举措,对科技成果类无形资产处置方式、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历史性的改革。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湖北创新体系,有利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利于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助于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智力成果的商品化、资本化、产业化,有助于加强产学研结合,引导高校、科研院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引导科技资源向经济发展一线聚集等,加快湖北科教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推进湖北由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