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培育新经济增长引擎的需要

1.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培育新经济增长引擎的需要

后金融危机时代,伴随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增长低迷的持续化态势,世界科技正孕育着新一轮大变革,世界产业正面临着新一轮大调整,世界贸易格局正面临着新一轮大洗牌,各国纷纷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摆脱发展困境、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就我国而言,新常态和新经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换挡提速、开放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必须积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作为中部区域重点省份的湖北也处在这一趋势中。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继续单纯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传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湖北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产能过剩依然严重、传统行业困难仍然较多。但另一方面,湖北经济正在发生一些深刻的、趋势性的变化:新产品、新行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加速成长,新的动力正在加快孕育,创业创新的枷锁和羁绊正在被打破,新经济所孕育的活力和热情正在迸发,这正是湖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新希望所在。

在推动创业创新的大环境下,孵化器正日益兴起并快速迭代更新,并已站上了“创新创业”的风口浪尖。2015年1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要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众创空间”纲领性文件——《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又具备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等特点的众创空间。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2015年9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利用“互联网+”,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国家举全国之力驱动创新创业。在中央政策的推动下,湖北也出台相关政策,全省范围内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创业咖啡、创业媒体、创业社区、创新工场、天使汇、创业者中心、创投加速器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新型孵化器蓬勃发展,为适应新常态、培育新经济注入新活力。

湖北要克服发展动力的瓶颈,发掘新的经济增长原点,谋求持续稳定的发展,在新一轮的经济格局的洗牌与重组中占据发展先机与优势地位,必须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把握转型升级的机遇,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通过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来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众创空间作为新兴的发展模式呈现出了充足的活力,其推广与普及将助力湖北顺应新的经济态势,培育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