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由“多而全”的创新向“少而特”的创新的转变

2.实现由“多而全”的创新向“少而特”的创新的转变

任何一个地区在发展的初期,其经济的扩张、城乡的转换都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盲目性,湖北的市县发展亦是如此。在当前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想要将各种产业均衡发展,每个领域都有所涉猎,贪大求全,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为了进一步扬长避短,加快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市县创新必须转变思路,实现由“多而全”的创新向“少而特”的创新转变,即立足当地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走出一条适宜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1)有针对性地引导,加快提高产业集群技术含量

科技和产业须转变一味追求数量多、忽视层次低的发展思路,重点精准发力于“层次高、少而精”的关键少数。就湖北整体而言,各产业集群分布比较分散,产业集群之间协作关联度低,缺乏有效的竞争与合作。而随着湖北各县域经济中产业集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产业集群跨地区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势必会突破县域行政区划的界限,实现各县域间资金、人才、技术的自由流动,形成以建设跨区域的产业集群为主的板块式经济发展道路。因此,县级政府应抛弃“多而全”的发展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县级企业向优势产业集中。一方面,各级政府政策应该限于规范市场运行规则,通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法规,促进市场机制的成熟,维护市场秩序,营造适宜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是决定产业集群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湖北产业集群技术含量较低,应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将大型国企专业化生产,壮大其规模,实现国企的龙头带动作用,完善产业集群内产业链的合力配置。此外,由于湖北的大部分产业集群仍然依托自然资源为主,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产业集群还是以初加工为主,产业整体技术含量还比较低,应加强政府引导,提高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在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从原材料到制成品的完整产业链。

(2)以县域特色产业为依托,加强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科技和产业须转变一味追求领域门类齐全、忽视地方优势特色的发展思路,关键找准产业和科技定位,突出特色,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科技创新。目前湖北许多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往往自身没什么特色产业,或者没有根据自己原来的产业发展特色确定特色产业,而是盲目地吸引外资,或是随意复制其他地方的特色产业,使得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本地经济不兼容,缺少本地根植性,最终导致产业集群的衰败甚至崩溃。就整体情况而言,湖北各市县应根据自身产业基础,找准定位,加快对特色产业集聚的投入建设,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结合地方特色,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规律,依托当地的产业、地理资源和社会人文背景形成特色,进而推进县域特色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群体,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在原有产业集聚上,衍生新的产业集群。如建始县花坪镇大洪寨村,硒矿丰富、山泉资源独特,当地发展三文鱼、中华鲟等珍贵鱼类养殖,2015年农民人均增收近2000元。鄂州市梁子湖区,举办捕鱼节、红枫节、蓝莓节等快乐乡村游活动,2015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6%和25%。神农架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科考科研等特色凸显,旅游业正由休闲观光向体验养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