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结构偏基础

1.科技成果结构偏基础

从湖北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情况看,大部分的项目和经费投入都集中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等项目中,只有少数资源投入在以支撑产业发展和新产品开发为特点的项目中。

表3-2 2011—2014年武汉地区承担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表

数据来源:湖北科技厅统计。

以武汉市为例,2011—2014年间,武汉地区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1项、科技经费30.54亿元,分别占总量的66.90%和54.49%,均列首位;863计划的项目数1325项,科技经费9.56亿元,分别占总量的12.29%和17.06%,均排在第二(见表3-3)。基础研究计划的项目数为556项,占比5.16%,而科技经费占比达到11.90%,均排在第三。60%以上的科技活动人力和财力都投入在基础性与原创性的知识研发方面,只剩30%左右的资源投入在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服务方面。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偏基础导致面向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服务的应用型研究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