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发挥科教资源优势,营造创新创业新生态的需要

3.是发挥科教资源优势,营造创新创业新生态的需要

湖北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4年底湖北R&D人员全时当量140741人,居全国第八位;R&D经费内部支出5108973万元,居全国第八位;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19%,居全国第十一位;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居全国第四位,在校大学生人数居中部第一位,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数1564个;进行了3152项R&D课题研究,科研项目数位列全国第六位。这些科教资源成为推动湖北经济增长与创新发展的重大支撑,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条件的制约,这些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到经济发展中,没有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效用。一是生产要素的制约,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原料价格上涨,劳动者薪酬增加,创业成本提高,要素的规模驱动力逐步减弱,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二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往往只顾及眼前利益,很难着眼于创新投入和长远发展战略,导致企业技术含量低、创新动力不足,长期处于粗加工的生产链低端,跟风经营甚至易造成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三是人才紧缺,企业很难吸引高级人才,严重制约企业长远发展。四是融资困难,企业本身现有资金及资金积累能力有限,缺乏有效地获得发展所需资金的渠道。湖北经济发展呼吁一种新的模式来调动和充分利用科教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转型重构,再次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早在中央提出鼓励支持众创空间的政策之前,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格局已具雏形,较早运营且颇具代表性的如:上海的新车间、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杭州的洋葱胶囊、北京创客空间、南京创客空间等。国家发布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对众创空间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了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八个重点任务,这是国家层面首次部署众创空间平台,支持大众创新创业。自此,各地顺应“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新趋势,迅速跟进发展众创空间,相继出台实施意见,众创空间纷纷挂牌,呈现出全国性大规模的“井喷式”的发展。

众创空间旨在通过在创业者、从业者、投资人、科研机构等主体间搭建一个合作交流平台,聚合社会各类资源,以满足创业者需求,为其提供专业的整条产业链服务,包括设备、场地等运营基础,招商引资等金融服务,创业培训,企业招聘、法律咨询、宣传推广、申请政策、登记注册、业务辅导、组织社交活动等,湖北若能够充分利用众创空间这一形式来孵化和壮大小微企业,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利用本地的科教资源,将极大地改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来实现经济的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