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不足,结构不优

5.创新人才不足,结构不优

湖北科技人员、高学历人才、优秀企业家人才、高素质行政管理人才等“四类”创新人才不足;人才的区域空间结构和行业结构不优。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湖北万人所拥有的科技人员数为37.76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88人;R&D从业人员中硕士学历人员比例为13.52%,全国排名第二十二位,低于山西的17.14%、湖南的14.73%;2013—2015年期间,R&D从业人员中博士占全体R&D人员比例分别为6.59%、6.42%、6.36%,呈连续下降趋势,且是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唯一一个该指标逐年下降的省份;2016年世界500强中仅东风汽车排名第八十一位,《财富》杂志公布的2016年最具创新力的25家中国公司,湖北无企业入选,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湖北入围企业11家,2016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仅有6位湖北人入选,知名企业少,创新型企业家人才、领军型企业家人才少。经过多年的公务员选拔,湖北行政管理人才素质得到提升,人才结构得到优化,但管理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有待加强,尤其是市县行政管理人才队伍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服务创新意识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从区域分布看,湖北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才主要集中武汉、荆州、襄阳、宜昌等大中城市。从行业分布看,高层次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事教学、行政和基础性科研的人才相对较多,而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科技推广和应用性科学研究的人员较少,特别是农村、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科技人才稀缺。人才分布的两个不优,制约着湖北经济社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