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长期得不到解决

3.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长期得不到解决

县域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市场应变能力低等原因,很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而县域经济中的民间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健全,造成市场直接融资渠道也不畅通。县域中小企业本身缺乏创新意识,而资金短缺又进一步抑制了企业创新的动力,因此,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县域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问题。从中小企业自身方面看,经营规模小、设备工艺落后、产品生产周期长、科技含量低、市场潜力不够,使得广大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和信用额度普遍偏低;家族式管理模式,财务制度不透明,缺乏现代企业的监督制衡机制,借转制、破产、兼并等名义钻政策空子,拖欠、减少或逃废银行债务现象屡见不鲜,大大增加了银行融资中小企业的风险;固定资产少,资产负债率高,专利等无形资产拥有量寥寥无几,无法满足银行贷款抵押担保条件。从金融机构来看,银行等政府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门槛高、政策不透明等都将广大中小企业拒之门外;而市场化和专业化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又尚未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形成规模,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