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现状

二、中国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现状

中国行业组织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参与多样化的格局中,正表现为一支愈加重要的参与力量。但从整体上看,由于行业组织自身能力的有限和现有国家治理模式的影响,行业组织政策参与存在明显的不足,其发展程度较低。行业组织政策参与是指在行业组织领导下,公民通过组织参与政治生活,维系个人利益的一种政治活动,其往往表现为积极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一般来说,衡量一个国家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发展程度有四个维度[35]:一是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人数;二是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渠道;三是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层次;四是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潜质。如果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人数越多,参与的层次上移,参与的渠道较多和参与的潜质较大,那说明国家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程度较高。反之,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程度较低。中国是一个行业组织出现数量逐渐增多,并且发展较为不均衡的国家,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在行业组织参与方面:从政策参与人数上看,尽管已经摆脱传统政治下政策参与主体唯有国家或者政府治理的局面,许多人也可以开展政策参与活动,但是从世界范围看,政策参与人数都在整体下降。从中国总体人数上看,政策参与所占的比例也并不大,很多行业组织只是松散的联系组织,没有政策参与的意愿和志向;从政策参与渠道上看,中国政策参与渠道并不宽泛,而且少量的政策参与渠道还被一些人掌控,再加上政策参与技术和素养的低下,很多渠道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政策参与;从政策参与层次上看,中国政策参与层次既有基层的自治行为,如为城市公共决策提供咨询和决策,也有高层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参与,但是单就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层次上看,中国行业组织政策参与也只是一些带有半政府性质组织的参与可能性较大,它们的高层参与并不多;从政策参与的潜质上看,中国行业组织政策参与能力不强。人数少、组织地位的不稳、参与渠道的单一等弊端自然会严重地限制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潜质。在中国,很多行业组织政策参与最多只是咨询或者旁听角色,提出的政策、建议有时候是很难被政府所采纳。因此,从总体上来说,中国行业组织参与的潜质不高。

中国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数量少、渠道窄、层次低和潜质低,究其原因有很多。学者年勇认为,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程度低下是因为:内在驱动力缺失、内在合法性缺失、社会合法性不高、参与途径和参与意识有限。[36]从表面上看,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程度的低下与行业组织自身发展能力、国家是否认可等有关。但是,从深层次上看,中国行业组织发展或者政策参与和中国现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有很大的关联,这是因为行业组织无论是否具有合法性,还是自身的能力是否有所发展,及其能否具备广泛的政策参与渠道,都是受中国现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影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合理化会严重制约行业组织政策参与。如果说行业组织政策参与是指行业组织试图影响政府决策过程的行为,那么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则型塑着这个国家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现状。如果中国的强国家—弱社会的现实情况不加以改变,那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程度低下的状况将会是客观的、长期的存在,这既不利于行业组织政策参与的政治学意蕴的出现,也会降低行业组织政策参与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构路径中推进的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