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组织减少和预防公民无序政策参与

二、行业组织减少和预防公民无序政策参与

一些时段,中国频繁地发生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事件,极大地影响了国家治理和政治秩序的稳定。如何化解此类矛盾,推进中国公民进行有序的政策参与如今业已成为政治生活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学者认为,群体事件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任错位造成的;再加上许多社会弱势群体由于不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而被甩在边缘地带,在社会利益的新分配格局中逐渐被弱化。弱势群体一旦遇到参与的渠道过度狭窄的情况,就会进行无序的政策参与,有的甚至通过暴力等手段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社会需要一个组织化的途径满足这些人的政策参与需求。行业组织具有民间性、 自愿性、非营利性等特点,这使得行业组织能被社会大多数公民,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所接受。 自身的优势地位比起政府来说,更能回应社会弱势群体的诉求。经过行业组织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弱势群体可以通过组织化的渠道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意愿,并最终通过合理的利益表达渠道参与政治生活。这样,行业组织就成为社会和政府之间的一个缓冲阀,减少了弱势群体对于政府的不满,提高了人们对于政府的信任度,公民无序政策参与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地降低。[54]

同时,长期以来各级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政府几乎很难被其他管理主体监督和制约。随着行业组织的出现,在监督和制约政府行为方面,行业组织越来越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很多行业组织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很多弱势或者强势的个体都纷纷加入其中,在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一些专业性的行业组织在承担政府职能方面愈加凸显其价值地位。有些行业组织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向政府施加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政府“寻租”的机会。[55]一旦政府出现了违规或者违法行为,行业组织就可以直接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进行抗议,组织民众向政府表达诉求,进行积极的监督。可以预见的是,在一些行业组织比较发达的地区,政府及其官员的压力就比较大,他们就会较好地依法执政,减少一些不作为的情况,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政府的形象,增加民众的认同感,这样就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公民无序的政策参与。[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