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在我国,汽车(包括农用车)消费石油占总石油消费量的一半以上,由于汽车市场的持续升温,石油的安全风险也不断增大。根据国际汽车工业发展历程和我国现状分析,车用汽油、柴油消费占石油总消费比例还将有大幅增长。同时,车用石油消耗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城市道路的拥堵也正在演变成愈来愈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充分表明,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石油安全、环境保护、交通状况等多重压力。压力是挑战,压力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

作者从1980年开始研究M15、M25车用甲醇汽油;1987年研究车用甲醇蒸气;1992年研究M5与70号汽油的燃烧与汽车应用技术;1994年研究天然气汽车;1998年获得醚基(二甲醚)复合汽油专利,2002年二甲醚燃料车用技术通过鉴定;2004年完成甲醇汽油陕西省三个地方标准的编制,2006年研究完成高比例甲醇汽油与汽车灵活燃料控制器;2009年主持完成GB/T 23510—2009《车用燃料甲醇》标准编制;目前正在承担甲醇柴油、甲醇汽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及PM2.5排放控制技术研究。同时,作者从事教学工作40余年,为车辆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热能动力工程等专业研究生开设了《汽车节能基础理论》《汽车节能原理与措施》《汽车新能源技术》等课程。多年来新能源的教学与研究经历使作者深深地体会到,车用能源的多元化是一条必由之路,虽然这条路并不是我们乐意要走的道路,但它别无选择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没有选与不选的权利,只有如何把它走好的责任。

本书内容以甲醇燃料技术研究为主,对二甲醚与新能源车用技术也进行了论述,研究部分为作者多年来指导研究生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书中内容也体现了长安大学和三门峡速达交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人员们的心血,部分甲醇燃料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为首次公开。全书共24章,编著时充分考虑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初期所面临的相关政策性问题,书中较为完整地涵盖了甲醇燃料、二甲醚燃料政策、标准及汽车实验研究、应用技术。

本书由刘生全、李复活等编著。第一、五、六、十一、二十四章由刘生全编写,第二、三章由李复活编写,第七、八章由刘生全、李复活编写;第四章由滑海宁、王冀白、李海龙编写,第九章由朱庆功、李红宇编写,第十章由李阳阳编写,第十二章由李阳阳、李雪锋、李海平编写,第十三章由包伟、李文斌编写,第十四章由李建锋、邹忠月编写,第十五章由陶巍巍、刘传富编写,第十六章由李阳阳、霍苏萍编写,第十七章由刘生全、李燕、王冀白编写,第十八章由薜康、赵训练编写,第十九章由陈昊编写,第二十章由陈昊、赵静编写,第二十一章由韩志歧、柏梦婷编写,第二十二、二十三章由李阳阳、王念良、陈建华编写。

研究工作中作者借鉴了国内外教授、学者、专家们的大量研究成果,书中引用了他们许多研究内容,虽不能一一列举,但在此对他们皆表示由衷的感谢。

醇醚燃料产业才刚刚兴起,有许多政策需要理顺,有许多专业性问题需要研究,愿本书对行业相关人员能有所启迪,对醇醚燃料及汽车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能有所帮助。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