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外研究概况
2025年09月26日
二、国外研究概况
2011年以前,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对细颗粒物进行监测,大多都是仅仅对可入肺颗粒物PM10进行监测。但是,污染较轻的巴黎、伦敦、纽约等发达国家城市都对细颗粒物进行了监测,并将相关信息实时发布。与此同时,像新德里和墨西哥城等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也早已对细颗粒物的浓度进行频密的监测和发布。在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成熟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再加上健全的大气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对大气质量的改善效果显著。
在日本,由于出厂时安装了过滤器的汽车都达到了欧Ⅲ排放标准,这使东京大气中的细颗粒物含量相对较低。目前,在亚洲细颗粒物的排放标准东京是最严格的,它的日均值限值为35μg/m3。
在英国伦敦,政府对空气质量信息的发布做得非常好,十分值得我们借鉴。政府不仅在空气质量网站上发布相关信息和预报其走势,还开发了供大家下载的软件,通过这些软件,公民可以很方便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空气质量。
美国在1997年提出年均值15μg/m3,日均值65μg/m3的细颗粒物限值标准,目的就是减小这些工业化的产物细颗粒物对人类的危害。细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表征空气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数。美国环保署EPA官方网站也会像英国一样每小时发布包括细颗粒物PM2.5在内的空气质量指数。美国细颗粒物PM2.5指数除了几个人口密集的城市显示为一般外,其余的均为良好。电视、广播和报纸也会每日预报空气质量。公民还可以指定城市,环保署会通过e-mail将该城市空气质量发给公民。目前,美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包括了对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监测,监测站点的数量、设定位置等都有具体的要求。其中细颗粒物PM2.5监测站点就有1028个之多,可吸入颗粒物PM10站点也有70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