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颗粒物的特征

第三节 细颗粒物的特征

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是按粒径大小来分类的。这个粒径指的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并不是几何直径。因为悬浮颗粒物的几何粒径是不规则的,所以我们引入了“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简称空气动力径。空气动力径小于等于100μm的叫TSP或者PM100,小于等于10μm的叫可吸入颗粒物或者PM10,小于等于2μm(有时用小于2.5μm,即PM2.5)的颗粒物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或者细颗粒物。此外,还有PM1和PM0.5,小于0.5μm的称为超细颗粒物。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的细颗粒物虽然在空气中含量不多,但它的消光作用会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导致雾霾天气。研究表明,颗粒越小,浓度相对越高。细颗粒物占到PM10的一半以上,PM1占到细颗粒物的一半以上。另外,细颗粒物粒径小,与大粒径颗粒物相比,相同质量浓度下个数更多,能吸附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难以沉降,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的危害更大。细颗粒物之前一直称为PM2.5,直到2013年2月28日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细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