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产教融合是实现校企“双赢”、全面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集中体现。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办学模式、打造双师团队、提高企业认识等,可以助推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科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叠加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高等教育新类型;满足适龄青年进入高校学习并掌握就业技能的需求,是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2015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而在这个过程中,高职教育的高速、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国际职业教育成功国家的共同规律。呼唤和渴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在我国有着深刻的教育和经济背景。从教育方面看,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是以职业学校为主体培养初入职的技术技能人才,经济领域行业企业相对脱离于人才的正规职业准备教育,出现了职业院校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和研发的需求格外强烈,然而困难也格外多的情景。从经济领域看,我国正在进入工业化中期,努力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建立创新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倒逼行业企业做出变革。高等职业教育也是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新类型,面对市场逐步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政府在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的引导作用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十九大对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提出明确要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做出全面部署,产教融合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从中国高职教育20年的大发展来看,坚持产教融合是其发展壮大的关键,也是其实践探索取得的重要经验。深化产教融合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解决现存问题,进一步将产业先进技术、优秀文化和发展需求融入专业教学,深入推进产业界、教育界的有机衔接,以保证高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他还指出,技术和粮食一样,靠别人靠不住,要端自己的饭碗,自立才能自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只有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提高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才能保障我国高技能人才辈出,提升国家的整体综合竞争实力。
作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