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经济发展由向人口要红利向人才要红利转变的需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人口红利贡献很大。随着我国实际劳动力人口拐点的到来,原有的发展的路径难以为继,必须从“流汗模式”切换到“智慧模式”。它将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三方新型关系,促进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支持社会、行业、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从而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了蓬勃的生机的高职教育办学体制,具备政府、行业、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等多方主体协同融合,推进校企全过程培养人才的特点。
正是基于此,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是以后一段时期的“新常态”。创造人才红利,实施创新驱动是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产教融合是教育制度,同时它也是经济制度、产业制度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