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校层面
学校管理人员通常归属于一定部门或机构,在行政管理层级的驱动下,他们必须把上级的想法和意愿,而非其服务对象(学生)的想法和意愿,放在第一位,所以其更关注领导认可而非学生尊重。另外,学校管理人员同经济领域中的人一样具有“经济人”特性,他们关注自己的自我实现、工资福利、职位晋升和本职工作,关注所在部门的利益获得,希望通过扩大自己及其所在部门的利益,提升自己的人生幸福感。此外,应用型高校的学校管理人员比较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这是因为绝大部分的处级学校管理人员,不仅是学术水平和职称较高的教师,也基本解决了物质需求问题。
学校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著。科级和处级的学校管理人员的产教融合动力差异显著;科员和处级的学校管理人员的产教融合动力差异显著;科级和处级以上的学校管理人员的产教融合动力差异显著;处级和处级以上的学校管理人员的产教融合动力差异不显著;科员和科级的学校管理人员的产教融合动力差异不显著,科员和处级以上的学校管理人员的产教融合动力差异不显著。需要说明的是:
(1)科级与处级及处级以上的学校管理人员的产教融合动力差异显著,可能是由于科级和处级及处级以上的学校管理人员在职位、权力等方面差异较大。实际上,应用型高校属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其党委书记和校长为正厅级,副书记、副校长和纪委书记是副厅级,下设的职能部门(部、处、室、办)、教学机构(学院、直属系)和教辅机构(中心、馆、所、站、院)的级别是正处级,分设一个正处长和两到三个副处长,在这之下又分别设有科室的科长、副科长和职员。其中,科级同处级及处级以上的学校管理人员在数量、职责和权力上有很大差距。
(2)处级和处级以上、科员和科级的学校管理人员的产教融合动力差异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处级和处级以上的学校管理人员同属于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而科员和科级的学校管理人员同属于学校的底层管理人员,高层和底层的内部异质性不突出。
(3)科员和处级以上的学校管理人员的产教融合动力差异不显著,而处级以上的学校管理人员的问卷最少,双方在数据分布上的差异不大。
通过对学校管理人员的利益获得均分和其产教融合动力得分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学校管理人员的利益获得与其产教融合动力呈正相关关系,即利益获得越大,产教融合的动力越高。需要指出的是,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给学校管理人员带来的利益获得并不是很大。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无法显著改善他们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社会的需要的满足情况。相反,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还加重了许多学校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量。这意味着,在学校管理人员利益获得与其产教融合动力呈正相关的情况下,学校管理人员有限的利益获得,将降低其产教融合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