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缺乏教育专项经费支持
2025年08月10日
二、产教融合缺乏教育专项经费支持
《指导意见》在高校转型的“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中鲜明地指出,加大对高校转型试点的经费支持。各地可结合现实状况,完善相关财政政策,对改革试点统筹给予倾斜支持,加大对产业发展急需、技术性强、办学成本高和艰苦行业相关专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央财政根据改革试点进展和相关评估评价结果,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等专项资金,适时对改革成效显著的省(区、市)给予奖励。然而调查发现,很多应用型高校并没有获得相关的教育财政专项经费。有消息指出,河南省、山东省分别安排了二亿和一亿的高校转型发展专项经费,广西省将筹措建设经费八亿多,启动高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大学试点工作。调研的多数应用型高校并没有获得政府的专项经费。理论上讲,实践型人力资源的培养可能比学术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耗费资源,因而需要更多的经费支持。应用型高校多属于省市级政府举办的高校,其教育经费本就有限,现要推进其深化产教融合,缺少经费的保障。
《指导意见》指出,鼓励应用型高校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优化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向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实训实习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倾斜。许多应用型高校也通过项目立项等形式设立了专项经费,但这些经费数额有限,无法为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提供有效支撑。
应用型高校的二级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改革试点和实施主体。深化产教融合,要求二级学院在学科专业调整、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实施综合的系统改革。不幸的是,经费的不足使许多在改革之初意气风发的二级学院,在真正推进改革的时候往往步履蹒跚、半折心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