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方位财税政策支持体系
产教融合的迅速发展,使财税政策支持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体系的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积极引导企业主动参与产教融合,政府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鼓励行业组织、企业建立高校的培训,参与企业实施减免土地税,本科院校办学经费税收也可减免,还可以进行部分救济,政府对参与产教融合发展的大、中、小企业都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支持。通过扩大的土地面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因报酬出现的生产成本,享受职业教育税费抵扣待遇。
第二,高校教育基金应按职工收入的1.5%~2.5%提取,在政府的统一管理和分配后,纳入产教融合专项基金中,剩下的资金直接退款到高校。
第三,政府应该对企业税收政策进行顶层设计、宏观管理,弥补企业参与生产和教育的支出成本。
政府需要在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和教育的附加费以及营业税等方面上给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更多企业参与到产教融合中,培养出更多拥有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许多发达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来促进政府和中小企业、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使企业、高校之间产生相互依赖和信任。如英国政府对投资每年超过50 000镑、年营业额不到2 500万镑的中小企业,使其享受减免15%的税收优惠待遇;与高等院校合作没有盈利的中小企业,可以提前申请税收抵免,相当于24%的研发资金重新返回到企业手中。
企业可以通过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来得到教育税收减免,当然这是在企业与高校签订计划的前提下。许多发达国家均制定了相似的税收调剂政策,即规定各个企业使用应缴增值税额的0.5%~2%来帮助高校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是企业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义务。假设企业不能履行这个责任,其应缴增值税额的0.5%~2%不但需要补交上去,而且还要接受一定的处罚。德国政府为了调动积极的企业参与到产教融合中,也给予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在培训学生时,必然产生基本的生产成本,对于这部分的教育费用和成本费用,税收全部减免。与此同时,加拿大政府也通过退税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与高校密切合作,以确保顺利进行。我国应尽快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鼓励企业与高校深层次的合作,减少产教融合各方的直接成本支出,为产教融合的顺利达成和正常运行提供基本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