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新青年·新电影:2017首届国际青年导演交流会论文集》简介
《新丝路·新青年·新电影:2017首届国际青年导演交流会论文集》这本书是由.马冬主编创作的,《新丝路·新青年·新电影:2017首届国际青年导演交流会论文集》共有255章节
1
序言
2017年6月12日至6月14日,在初夏时节的西安,西安工程大学与《当代电影》杂志、全日本陕西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了首届“国际青年导演交流会”。交流会旨在践...
2
目录
目 录 序言 国际视野下的艺术传承和人文追求——关于在电影教学中培养年轻人的一些经验与成果 三十年前在中国拍摄电影《敦煌》的回忆 当代伊朗电影中的“另类运动” ...
3
国际视野下的艺术传承和人文追求——关于在电影教学中培养年轻人的一些经验与成果
中国传媒大学 潘 桦 教授 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你们好! 来到西安这座古城,我觉得很开心,很亲切。今天上午的开幕式我觉得特别成功。我已经从教35年...
4
三十年前在中国拍摄电影《敦煌》的回忆
东京艺术大学 [日]桝井省志 教授 大家好,我叫桝井省志,我来自日本,是一个电影制作人。你们大部分人不认识我,你们很多人听不懂我说的话,所以我先放一下我曾经拍摄...
5
当代伊朗电影中的“另类运动”
伊朗广播大学副校长 德黑兰大学艺术系院长 [伊朗]沙哈卜·埃斯凡迪亚里 副教授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话题是当代伊朗电影中的“另类电影”和“另类运动”。我想你们在...
6
关于自己的电影之路
武藏野美术大学 [日]小口诗子 教授 我是来自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影像系的教授小口诗子。这一次,我在国际青年导演交流会上看到了来自很多国家的青年导演的作品,感受到...
7
短片电影的光明未来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电影学院 [澳]安妮·海伦 教授 很感谢主办方邀请我来参加这次精彩的短片电影启动会,我今天可能更多地会读稿子,因为之前我们的翻译员都要求我尽...
8
中国古代的燕居服
马 冬 摘 要: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文人闲居所用的燕居服的概念、形制及其他相关文化现象,认为燕居服是古代礼制文化发展和文士群体壮大的共同产物。燕居服既是中国古代服...
9
引言
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人物服饰是塑造角色的重要因素。其中,涉及人物在私人场合的情境不可避免,此时角色所着服饰一般就是所谓的“燕居服”。但目前无论是服装史学人还是...
10
一、“燕居”概念及其文化意义
在中国古籍文本中,“燕居”也可以写作“宴居”,意为安闲而居。古代常指贵族或文士阶层,在非公共事务场所的一种自然轻松、洒脱愉快的生活或生存状态。唐宋及后世也有将“...
11
二、古代早期燕居服形制及其礼仪文化
在汉代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后,对于一般文人雅士而言,那种具有等级性、秩序性和稳定性的社会,才是一个理想与理性的社会。因此,“燕居”虽然是闲居,但其所着服...
12
三、古代中近期燕居服的变化发展
除了上面那些据传发乎尧舜、“三代”的“古风”燕居服,一些新的形制从唐末以降亦接踵而至。传为南唐周文矩所绘《重屏会棋图》中人物所戴纱巾(帽)、交领袍,顾闳中所绘《...
13
四、结语
“燕居”既是中国古代上层休闲家居生活的一种雅称,也反映着古人家居生活的种种观念。其中不仅包含了生活的模式、生活的态度,也透露出先贤家居生活的审美品位与相关的哲学...
14
“互联网+”背景下“微时代”电影的态势分析
雷 桐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微博、微信、微小说等网络平台几乎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伴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电影也以“微电影”的形态打造...
15
一、“互联网+”背景下微电影发展的机遇
...
16
(一)手机网络视频的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看电影的模式不再局限于影院观赏,影像的终端接收设备更新为便捷携带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如图1,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 ...
17
(二)投资新形式——众筹
众筹是互联网高速发展后出现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它通过互联网本身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优势,大大地提高了资金集中的效率。目前微电影的众筹形式主要有:通过朋友圈...
18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IP 热
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意为“知识产权”,泛指文化产业领域中文学小说、音乐歌曲、影视动漫、电子游戏等方面的内容版权。“I...
19
(四)传播途径的草根化
微电影的特点具有草根化、平民化、个性化、低门槛等特点,人们可将自己的生活、公共事件、见闻、情绪等融入微电影,让微电影的题材更加接地气。由于此类微电影不受商业利润...
20
二、“互联网+”背景下微电影的劣势
微电影是一种新型的事物,作为一种新型产物进入电影市场,自然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介于传播途径的根本特点,衡量一部微电影的质量需要以点击率和网络美誉作为标准。在...
21
(一)过度追求“流量”,失去内涵
由于微电影本身的平民化、草根化,使得微电影制作的团体不断壮大,这种庞大的制作体系让微电影的整体数量迅速上升。但由于平民化、草根化的制作缺乏影视专业技能,个人或团...
22
(二)过分关注点击率等大数据
提到互联网就会提到大数据,当衡量一部微电影的质量以点击率等大数据作为标准时,由于数据本身的不完整性、不确定性很难去把控微电影的整个市场动态。各大传播网站,不会轻...
23
(三)极端的微电影评价
关于电影的边界、电影话语、电影批评标准等问题,也在互联网的语境下产生了较大变化[6],网络暴力不仅存在于个人行为,也存在于微电影评价中。因此,我们要建立具有包容...
24
三、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介入,微电影的生存环境、格局、方式等都在面临着新的发展态势。正由于微电影的快节奏和碎片化适应了互联网的传播,使其能够在电影领域迅速发展,互联网给予了...
25
电影《八月》诗意的生成与表达机制
姒晓霞 摘 要:电影《八月》充满了感性的记录和捕捉,通过还原真实的时代进程,在回忆、梦境、片段组合的时间影像中,从内容、结构、画面等方面都流露出浓厚的诗意,在创...
26
一、“诗意电影”创作及理论源流
电影史上“诗意电影”的创作思潮有两次。一是以20世纪30年代法国让·雷诺阿为代表的诗意现实主义。他们以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创造了新电影语言。乔治·萨杜尔将这一电影新...
27
二、《八月》诗意的生成
电影《八月》当中诗意的生成,从根源上讲是导演本人的创作初衷。他的创作灵感是看到母亲给姥姥喂药的场景,让他想起了若干年前姥姥给太姥姥喂药的场景。时光荏苒,他忽然萌...
28
三、《八月》诗意的表达机制
如果说导演表现生活本身的出发点使《八月》这部作品骨子里具备了诗意电影的根本内核,那么这种诗意真正的呈现和表达则需要电影语言的有效运用。作品从叙事、镜头、色彩、情...
29
四、结论
电影《八月》是导演心中流淌出的诗,在不同层面展现出了诗意电影的内涵与特征。在内容上,导演通过一个孩子纯净、细致的视角观察,真实地还原了20世纪国有企业改制前后中...
30
漫谈早期西方电影里的华人女性形象——以美国电影《海逝》女主角莲花的形象塑造为例
马一婷 摘 要:早期西方电影所展示的东方女性形象非常的单一化、片面化,尤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借助华人女性角色的设置传递对中国的负面揣测,这种几乎成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