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现实:从记录者到表达者

二、走进现实:从记录者到表达者

《北京遇上西雅图》是薛晓路继电影《海洋天堂》后,自编自导的第二部电影。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科班出身的她,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编剧经验,从一开始就构思好了《北京遇上西雅图》整体的故事框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增加了许多情节段落,对于另外两个配角人物也都根据演员的特征调整修改了多遍。她说作为一个编剧、创作者,随时随地去发现题材,找到想写的内容是她的工作常态,然后再把它变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她总结自己的创作素材来源于平时长期的采访、收集、思考,认为功夫在平时,而非仅仅是一时的灵感。从记录者到表达者身份的转变,也是薛晓路从关注现实逐渐走进现实的过程。

科班出身的薛晓路能够编剧、导演一肩挑,她认为影片最令自己感到欣慰的地方就是对于最初想表达的东西没有跑偏,能够比较好地贯彻。但是另一方面,编剧与导演如果由同一个人来做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做编剧的时候我对这个故事未来的成型已经想过很多遍了,做导演的时候就是在完成这样的想象。但如果换作刚刚接触剧本的人来导或许会有更多新意。”她说。在这个过程中,薛晓路也一直在努力平衡,她希望自己既可以保持原来的想法,又能在拍摄的时候有所丰富,把更多新的二度创作的精彩点放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