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选取敏感话题

(二)主题选取敏感话题

《北京遇上西雅图》以爱情故事作为主线,把社会现实因素融入其中,在爱情电影的基础上加入了“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元素,从而让这部电影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承载了一部分社会记录者的功能。影片涉及到赴美生子、小三、捐精等社会热议的敏感话题,例如在中国,同性恋者一直以来都处在社会的边缘,甚至遭到人们的歧视和误解。随着社会发展,目前国内对于“同性恋”这一群体的存在已经持很大的宽容度,女同性恋靠接受“捐精”的方式做妈妈也是社会的现实,导演在影片中也对这一内容做了体现。影片中的周逸是女同性恋,她接受了来自哈佛大学的美国男子的“捐精”,顺利做了妈妈。虽然由于国内的电影审查制度,有些故事情节及台词设计不得不变得隐晦,但还是体现了导演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思考与表达。就像导演兼编剧薛晓路所说过的:“审查的时候,他们说你太狡猾了,影片涉及很多敏感问题,但是你用这么一个喜剧的方式,最后主流是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就使得这些问题被接纳,但如果不是用喜剧的方式处理,它就可能碰到一些风险。我觉得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肯定不希望写一个东西被禁掉。”

只是观察与记录,不去做深层的求解,不刻意进行有态度的褒贬或者道德上的批判成为该部电影的落脚点,也体现了电影作为“社会之镜”的艺术功能。这是薛晓路赋予这部电影的特色,也是这部电影让人觉得“可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