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遇与挑战
1.机遇
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少年强,则国强”的理念,电影事业亦是如此。要想振兴民族电影,就要从青年开始抓起,首要考虑的当然就是所谓的青年导演,扶持青年导演必然是大势所趋、势在必得的事情。纵观世界电影发展史,国外诸多电影思潮的成功发展都离不开对本国青年导演的大力扶持,比如法国电影新浪潮、新德国电影等,都离不开本国对电影事业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也开始注意到了青年导演这一群体,国家的文化战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青年导演的扶助计划来帮助有能力、有想法的新一代导演完成自己的电影作品,为我国影坛注入新鲜的血液。
比如,导演宁浩当时并不出名,所以拿着《疯狂的石头》的剧本长达五年之久都没有找到投资方愿意拍摄,直到遇到“亚洲新星导计划”的资助,才让宁浩有资金完成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从此便一炮而红。青年导演宁浩的成功也是来之不易的,他的成功更像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微弱的灯光,虽不能照亮整个大海,但可以让更多的像宁浩一样有梦想的青年导演在不断地自我摸索与探寻的道路上看到一丝希望。青年导演的影片与商业大片相比,更像是影坛的一股清泉,坚持自己的初心,孤傲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现在这样的资助机遇越来越多,在当今时代下的青年导演应该抓紧这样的机遇,创造更多的“影坛清流”,重构当今的电影格局。
2.挑战
在当今这个商业利益充斥、鱼龙混杂的电影市场中,由于青年导演辅助计划的出台,让原本在电影道路上艰难求索的这一批人看到了自己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青年导演的电影更倾心于自己喜好的电影类型和叙事方式,虽然也有控制成本的原因在里面,但主要的原因还是青年导演陷入自己建构的氛围中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宁浩只是无数艰辛探索的青年导演中的一员,但是他的作品能被大众欣然接受,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功而自我陶醉。
毕赣的电影《路边野餐》以小镇医生陈升为线索,讲述了陈升为完成母亲的遗愿和诊室女医生的嘱托而踏上征程的故事。影片叙事让观众看到了陈升的过去和现在,似乎还能看到他的未来是如何。影片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的叙事手法让观众眼花缭乱不知道导演到底在讲述什么。这种情况下,即使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再深刻,再有意义,也不免有些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意味在里面。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并非是批判某一个人,而是针对青年导演自我陶醉的这一普遍现象。虽然现在出台了青年导演扶助计划,但是自我陶醉的现象不能解决的话,民族电影的振兴也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