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格局多元化
2025年09月26日
(二)创作格局多元化
中国电影的代群研究是中国内地所特有的电影研究主线,在港台与国外是没有这样的划分标准的。这样的划分有利有弊,在被划分为某一代导演时,可以帮助导演找准自己的创作定位与方向,但同时也抑制了导演的创作思维,被圈套在一样的思维模式下进行创作。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中,第五代导演是以民族振兴为基调,偏爱历史题材。他们试图以自身建构的历史框架来塑造历史中的个体,导演始终将自己置身于历史背景中来塑造人物形象,并透过这个体形象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问题,来引导观众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第五代导演几乎都是以这样的基调在创作。比如张艺谋的《活着》,讲述了在20世纪的中国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所设定的个体人物福贵的种种悲惨遭遇:先后失去妻子、儿女以及孙子的悲惨遭遇,折射出当时中国的历史变迁。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也是在导演自己构建的50年历史背景中展开叙述,塑造了段小楼和程蝶衣这两个人物形象,透过他们来表现人性的贪欲、爱恋和背叛。同时也表现出陈凯歌对于历史的关注。影片中的50年更像是中国曲折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缩影,以小见大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当时人们的影响可谓深远。
在新时期的文化语境下,青年导演的创作格局与创作理念明显有别于代群划分明显的第五代导演。青年导演不仅关注历史更关注现实,影片主体也不光是普通的大众,还有较少被关注到的边缘人群,体现边缘人群的失语与救赎,体现强烈的精英意识和启蒙意识。在新时期的文化语境下,青年导演的创作格局更趋于多元化,形式多变且内容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