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精神全球化

(二)中国文化精神全球化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集体与家庭的价值,而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体价值,崇尚开拓竞争,主张通过个人奋斗、个人的自我设计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这种文化精神的差异在好莱坞影视作品中时常被误用,出现中华文化底蕴被偷梁换柱的情况。动画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就是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偏差和胡乱嫁接造成的大众快餐,这使得影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大打折扣。但是,对于正确的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这个诉求在中美合拍的电影《长城》中体现得非常好。影片中马特·达蒙的角色身份设定是一个雇佣兵,就等于他没有价值观。在电影中的第一次战斗中,有好几个镜头表现了他的震惊,震惊于在中国的战争中女人做了最危险的事(这对于当时欧洲重男轻女的价值观是一种撼动);震惊于中国士兵为了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震惊于中国将士面对强敌井井有条、默契无间的制敌之策,以至于他也被这种牺牲、信任、战争的意义影响,放弃他的初衷加入了战斗,最终也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这个英雄不是被主观创造的,而是在中国的文化精神的感染下自然而然产生的。这种套路的设置对于西方观众来说新鲜、刺激、又过瘾,不至于不理解或者排斥,与此同时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将中国文化精神传播给西方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