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西藏渡亡经》的经验

来自《西藏渡亡经》的经验

在20世纪50年代,一种被称为“行为疗法”的新型治疗方法开始与精神分析法分庭抗礼。

行为疗法认为,人们可以学会快速、直接地修正那些会造成精神问题的感受和行为,而不仅仅是靠在分析师的沙发上进行自由联想或探索过去。

行为治疗师发现,对精神问题根源的见解对病人的康复通常没有帮助。他们还发现,焦虑的病人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他们担心的事情来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比如说,如果你害怕蛇,你的治疗师可能会鼓励你用手去拿一条不会咬人的花园蛇。最开始,你的焦虑会像洪水一般迅猛地席卷而来,但如果你长时间握住这条蛇,你对蛇的恐惧会越来越轻,直至消失。

让患者暴露在担心的事物之前通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行为治疗师们也开发出了各种暴露疗法,这些疗法在治疗焦虑症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倒不是很认同“行为疗法”这个专业术语,因为这个词太模糊了。几乎任何事情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行为。我更喜欢用一个更具描述性的术语——暴露疗法。

暴露疗法其实源于《西藏渡亡经》中的一个传说。传说中,人一旦死后,就会在一个黑暗的地方醒来。在黑暗之中,会有一个可怕的怪物突然出现。这个怪物会幻化成你曾经最恐惧的事物的模样。对于每个人来说,怪物都会有所不同,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恐惧和脆弱都不尽相同。当怪物出现时,你将有两个选择:你可以选择逃脱或者投降。如果你试图逃避,你可以从怪物的面前勉强逃走,但很快你会再次在黑暗中迷失方向。而在黑暗之中,会有另一只新的怪兽出现。这只新的怪兽和第一只的可怕程度相当,但可能稍稍逊色那么一点点,你将面临同样的选择:投降或逃离。如果你试图逃跑,你也可以成功逃走,但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再次陷入黑暗中。每次逃跑,你的面前都会出现另一个可怕的怪物。而且,每一只新的怪物都会比前一只怪物稍微不那么可怕一些,每一次你都能勉强逃脱。根据传说,你面对的怪物数量取决于你死亡的那个月份的天数。如果你在一月份死亡,那么你将会遇到三十一个怪物,因为一月份有三十一天。如果你面对所有怪物的时候都选择了逃离,那你就会“转世”成非常低级的生物,比如蠕虫。如果你向最后一只怪物投降,你“转世”后的形态将会稍微高级一些。你越早投降,你下辈子“转世”后的地位就越高。如果你向第一只,也就是最可怕的那只怪物投降,会发生两件事。第一,你会发现这只怪物其实不是真的。你会意识到这只是你的幻觉。第二,你不必再经历死亡的生命周期了。你将不会继续“转世”,而是升级成了一种更高级的存在。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其中却包含了很多现实的道理。如果你想要彻底战胜你的焦虑,你就必须要直面你心中的怪兽,战胜你心中最深的恐惧。这一概念也是暴露疗法的基石。恐惧让焦虑持续存在,而暴露在恐惧面前就是治疗焦虑的不二法门。

但是,大多数焦虑的人都会避开他们所害怕的事情,因此他们从未体会过被救赎的感觉。如果你怕高,你就会刻意避开所有高的地方,因为一站到高处,你就会觉得头晕目眩,非常焦虑。如果你生性害羞,你就会刻意避开人群,因为你觉得在人群之中非常不安全,并且会觉得自己不够完美。

逃避会助长你的恐惧,增加你的焦虑。如果你想要彻底战胜你的焦虑,你就必须战胜你心中最深处的恐惧,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

暴露治疗法有三种基本类型:经典暴露法、认知暴露法和人际暴露法。使用何种方式的暴露治疗其实取决于恐惧的性质,这一点会在后文的表格中详细介绍。经典暴露法需要我们在现实中面对恐惧。这些方法对治疗各种类型的恐惧症特别有效,比如恐高、晕血、电梯恐惧症、幽闭恐惧症或动物恐惧症等。经典暴露法在治疗强迫症和许多其他类型的焦虑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知暴露法则需要我们在大脑中面对最恐惧的事物。认知暴露法对于治疗任何一种焦虑症来说其实都很有效,如:慢性焦虑、惊恐发作、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各种类型的恐惧症、广场恐怖症、羞怯、公共演讲焦虑和躯体变形障碍症。人际关系暴露法则需要我们去面对自己对其他人的恐惧,这样就可以克服羞怯和其他类型的社交焦虑,例如公开演讲焦虑或是面试焦虑。在第二十三章中,我也会给大家介绍如何使用人际暴露法治疗躯体变形障碍症。

表18-1 选择不同类型的暴露治疗法

所有形式的暴露都需要巨大的勇气,但结果都是非常好的,你为此忍受的一切都是很值得的。

在本章中,我们将聚焦于经典暴露法的几种不同的分支:渐进式暴露法、洪水法、反应预防法和分散注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