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陈氏太极拳、器械名称简介

附录陈氏太极拳、器械名称简介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是陈家沟从第十四代以后流传的最古老的套路,是功夫拳,以柔为主,由松入柔,柔中有刚。老架一路主要是练行气,以腰为主宰,处处运用缠丝劲,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

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起势

1. 金刚捣碓

2. 揽扎衣

3. 六封四闭

4. 单鞭

5. 金刚捣碓

6. 白鹅亮翅

7. 斜行

8. 搂膝

9. 拗步

10. 斜行

11. 搂膝

12. 拗步

13. 掩手肱拳

14. 金刚捣碓

15. 撇身拳

16. 青龙出水

17. 双推掌

18. 肘底看拳

19. 倒卷肱

20. 白鹅亮翅

21. 斜行

22. 闪通背

23. 掩手肱拳

24. 六封四闭

25. 单鞭

26. 云手

27. 高探马

28. 右擦脚

29. 左擦脚

30. 左蹬跟

31. 前蹬拗步

32. 击地捶

33. 踢二起

34. 护心拳

35. 旋风脚

36. 右蹬跟

37. 掩手肱拳

38. 小擒打

39. 抱头推山

40. 六封四闭

41. 单鞭

42. 前招

43. 后招

44. 野马分鬃

45. 六封四闭

46. 单鞭

47. 玉女穿梭

48. 揽扎衣

49. 六封四闭

50. 单鞭

51. 云手

52. 摆脚跌岔

53. 金鸡独立(左右)

54. 倒卷肱

55. 白鹅亮翅

56. 斜行

57. 闪通背

58. 掩手肱拳

59. 六封四闭

60. 单鞭

61. 云手

62. 高探马

63. 十字脚

64. 指裆捶

65. 白猿献果

66. 六封四闭

67. 单鞭

68. 上步七星

69. 下步跨虎

70. 回头双摆脚

71. 当头炮

72. 金刚捣碓

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即炮捶,又叫“炮拳”。以刚为主,刚中有柔。套路的形式多为拳、肘、靠的前后左右发劲,发劲主要练习手、肘、肩、胯、膝、足,采用抓、拿、摔、打、採、挒、肘、靠、沾、粘、连、随,再配合蹿、蹦、跳、跃、腾挪、闪战的步法变化。

老架二路动作名称

起势

1. 金刚捣碓

2. 揽扎衣

3. 六封四闭

4. 单鞭

5. 护心拳

6. 斜行

7. 金刚捣碓

8. 撇身拳

9. 指裆

10. 斩手

11. 翻花舞袖

12. 掩手肱拳

13. 腰拦肘

14. 前云手

15. 后云手

16. 玉女穿梭

17. 倒骑龙

18. 掩手肱拳

19. 左裹变炮

20. 右裹变炮

21. 兽头式

22. 左披架子

23. 右披架子

24. 伏虎

25. 抹眉肱

26. 右黄龙三搅水

27. 左黄龙三搅水

28. 左冲

29. 右冲

30. 掩手肱拳

31. 扫蹚腿

32. 掩手肱拳

33. 左全炮捶

34. 右全炮捶

35. 掩手肱拳

36. 捣岔(一)

37. 捣岔(二)

38. 左二肱

39. 右二肱

40. 回头当门炮

41. 变式大捉炮

42. 腰拦肘

43. 顺拦肘

44. 窝底炮

45. 回头井拦直入

46. 金刚捣碓

收势

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

陈氏新架一路太极拳有四个最为重要的风格:一、手活于腕,转关在肩;二、圆中有直,直中求圆;三、蓄发相变,快慢相间;四、闪站腾挪,灵活多变。这四种风格表现在圆的缠丝变化,缠丝的变化是太极拳的技击用法。

新架一路动作名称

起势

1. 金刚捣碓

2. 揽扎衣

3. 六封四闭

4. 单鞭

5. 金刚捣碓

6. 白鹅亮翅

7. 斜行拗步

8. 初收

9. 前趟拗步

10. 斜行拗步

11. 再收

12. 前趟拗步

13. 掩手肱拳

14. 金刚捣碓

15. 披身捶

16. 背折靠

17. 青龙出水

18. 双推手

19. 三换掌

20. 肘底捶

21. 倒卷肱

22. 退步压肘

23. 中盘

24. 白鹅亮翅

25. 斜行拗步

26. 闪通背

27. 掩手肱拳

28. 六封四闭

29. 单鞭

30. 云手

31. 高探马

32. 右擦脚

33. 左擦脚

34. 蹬一跟

35. 前趟拗步

36. 击地捶

37. 翻身二起脚

38. 兽头式

39. 旋风脚

40. 蹬一跟

41. 海底探花

42. 掩手肱拳

43. 小擒打

44. 抱头推山

45. 三环掌

46. 六封四闭

47. 单鞭

48. 前招

49. 后招

50. 野马分鬃

51. 六封四闭

52. 单鞭

53. 双震脚

54. 玉女穿梭

55. 揽扎衣

56. 六封四闭

57. 单鞭

58. 云手

59. 摆脚跌岔

60. 左右金鸡独立

61. 倒卷肱

62. 退步压肘

63. 中盘

64. 白鹅亮翅

65. 斜行拗步

66. 闪通背

67. 掩手肱拳

68. 六封四闭

69. 单鞭

70. 云手

71. 高探马

72. 十字摆莲

73. 海底翻花

74. 指裆捶

75. 白猿献果

76. 六封四闭

77. 单鞭

78. 切地龙

79. 上步七星

80. 退步跨虎

81. 转身双摆莲

82. 当头炮

83. 金刚捣碓

收势

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

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是由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炮捶变化而成的,其风格特点也是以刚为主,刚中有柔,慢柔快发,以不同角度和方向发出弹簧劲,动作配合呼吸,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发于四梢,下稳上活。

新架二路动作名称

起势

1. 金刚捣碓

2. 揽扎衣

3. 六封四闭

4. 单鞭

5. 左右搬拦捶

6. 护心拳

7. 中盘

8. 拗步斜行

9. 煞腰压肘拳

10. 井栏直入

11. 风扫梅花

12. 金刚捣碓

13. 披身捶

14. 撇身拳

15. 背靠折

16. 斩手

17. 翻花舞袖

18. 掩手肱拳

19. 飞步拗鸾肘

20. 云手

21. 高探马

22. 云手

23. 高探马

24. 连珠炮(三)

25. 倒骑麟

26. 白蛇吐信(三)

27. 转身海底探花

28. 掩手肱拳

29. 转身六合

30. 左裹鞭炮(一)

31. 左裹鞭炮(二)

32. 转身六合

33. 右裹鞭炮(一)

34. 右裹鞭炮(二)

35. 兽头式

36. 迎门铁扇

37. 劈架子

38. 翻花舞袖

39. 掩手肱拳

40. 伏虎

41. 抹眉红

42. 右黄龙三搅水

43. 左黄龙三搅水

44. 左跟蹬

45. 右跟蹬

46. 海底翻花

47. 掩手肱拳

48. 转经炮

49. 扫堂腿

50. 掩手肱拳

51. 左冲

52. 右冲

53. 倒插

54. 海底翻花

55. 掩手肱拳

56. 夺二肱(一)

57. 夺二肱(二)

58. 连珠炮

59. 玉女穿梭

60. 回头当门炮

61. 玉女穿梭

62. 变式大作炮

63. 披身捶

64. 拗鸾肘

65. 顺鸾肘

66. 穿心肘

67. 窝里跑

68. 井栏直入

69. 风扫梅花

70. 金刚捣碓

收势

太极散手四十二发劲

太极散手四十二发劲是宗师陈照奎先生在七十年代整编的一柔一发的套路练习,以不同的角度,运用手、肘、肩、胯、膝、足的技击用法,发出的弹簧劲,练习时一定要慢柔快发,也可单势练习,深受年轻人喜欢,为练好太极拳发劲提供了很好的练习方法。

“太极散手四十二发劲”动作名称

1. 腰拦肘

2. 上挑肘

3. 摘星掌

4. 穿心肘

5. 左背靠

6. 左挒

7. 右背靠

8. 右挒

9. 上掼拳(右)

10. 外摆拳(右)

11. 里合拳(右)

12. 前肩靠(右)

13. 锁喉掌

14. 背摔

15. 迎门掌

16. 左採

17. 索摔(右)

18. 撩阴拳

19. 前肩靠(左)

20. 拦腰掌

21. 连环肘

22. 上掼拳(左)

23. 外摆拳(左)

24. 里合拳(左)

25. 右採

26. 索摔(左)

27. 外摆里摔(右)

28. 挂肘摔

29. 右臂靠

30. 左掤劲

31. 左捋摔

32. 外摆里摔(左)

33. 挂肘摔

34. 左臀靠

35. 右掤劲

36. 右捋摔

37. 双峰掼耳

38. 双崩拳

39. 双拳迎门

40. 双按掌

41. 迎门靠

42. 双推掌

太极单刀

太极单刀又名太极十三刀。它是陈氏太极拳器械中短兵器的一种,以缠头裹脑、劈、砍、撩、挂等刀法,结合太极拳的身法、步法,构成套路练习。俗话说:“练刀如猛虎,练剑如游龙。”练刀时,可呈现出勇猛、彪悍、雄健有力的形象。

太极单刀动作名称

起势

1. 护心刀

2. 青龙出水

3. 风卷残花

4. 白云盖顶

5. 黑虎搜山

6. 苏秦背剑

7. 迎风滚闭

8. 腰斩白蛇

9. 日套三环

10. 拨云望日

11. 左拨草寻蛇

12. 右拨草寻蛇

13. 青龙出水

14. 风卷残花

15. 雁别金翅

16. 夜叉探海

17. 左翻身砍

18. 右翻身砍

19. 白蛇吐信

20. 怀中抱月

收势

太极双刀

太极双刀是陈氏太极拳器械中双兵器的一种,双刀的练习,要求两手都要掌握刀法。整个套路除砍、劈、撩、挂等刀法外,突出各种刀花,同时刀法和太极拳的身法及步法紧密配合。俗话说:“单刀看刀,双刀看走。”练起双刀来,犹如秋风扫落叶,紧凑威武。

太极双刀动作名称

起势

1. 朝阳刀

2. 全舞花朝阳

3. 切三刀朝阳

4. 一刀跃步

5. 上三刀

6. 雁别金翅

7. 孤雁出群

8. 一刀朝阳

9. 左插花

10. 右插花

11. 二刀朝阳

12. 二刀蝴蝶吸水

13. 一刀朝阳

14. 左插花

15. 右插花

16. 二刀朝阳

17. 二刀伏虎

18. 一刀朝阳

19. 钟馗丈剑

20. 古树盘根

21. 翻花砍

22. 一刀朝阳

23. 左右搅项

24. 二刀朝阳

25. 二刀转向

26. 霸王举鼎

27. 罗汉降龙

28. 左右片马刀

29. 二刀朝阳

30. 白蛇吐信

31. 左扑

32. 右扑

33. 上步七星

34. 下步跨虎

35. 一刀下势

收势

太极单剑

太极单剑是陈氏太极拳器械中短兵器的一种,以点、崩、刺、劈、撩、挂、云等剑法和另一手组成剑指,以腰为主宰,配合陈氏太极拳的身法、步法,处处运用缠丝劲,构成套路练习。“剑若游龙”,练习时呈现出沉稳、轻快、潇洒、自如、刚柔相济等特点。

太极单剑动作名称

起势

1. 朝阳剑

2. 仙人指路

3. 青龙出水

4. 护膝剑

5. 闭门式

6. 青龙出水

7. 翻身下劈剑

8. 青龙转身

9. 斜飞势

10. 展翅

11. 点头

12. 拨草寻蛇

13. 金鸡独立

14. 仙人指路

15. 盖拦势

16. 古树盘根

17. 饿虎扑食

18. 青龙摆尾

19. 倒卷肱

20. 野马跳涧

21. 白蛇吐信

22. 乌龙摆尾

23. 钟馗仗剑

24. 罗汉降龙

25. 黑熊翻背

26. 燕子啄泥

27. 白蛇吐信

28. 斜飞势

29. 鹰熊斗智

30. 燕子啄泥

31. 摘星换斗

32. 海底捞月

33. 仙人指路

34. 凤凰点头

35. 燕子啄泥

36. 白蛇吐信

37. 斜飞势

38. 左托千斤

39. 右托千斤

40. 燕子啄泥

41. 白猿献果

42. 落花式

43. 上下斜刺

44. 斜飞势

45. 哪吒探海

46. 怪蟒翻身

47. 韦佗献杵

48. 磨盘剑

收势

太极双剑

太极双剑是陈氏太极拳器械中双兵器的一种,套路中有各种刺、点、撩、挂、云等剑法,配合太极剑的缠丝劲,动作灵活多变,腕力突出。

太极双剑动作名称

起势

1. 落花流水朝阳剑

2. 美女望月

3. 夜叉探海

4. 黑熊翻背朝阳剑

5. 转身凤凰变展翅

6. 上三剑

7. 古树盘根

8. 日套三环

9. 黑熊翻背朝阳剑

10. 左罗汉降龙

11. 右罗汉降龙

12. 转身蝴蝶吸水

13. 黑熊翻背朝阳剑

14. 左罗汉降龙

15. 右罗汉降龙

16. 二郎担山

17. 黑熊翻背朝阳剑

18. 钟馗丈剑

19. 古树盘根

20. 翻身下劈剑

21. 黑熊翻背朝阳剑

22. 左翻身下劈剑

23. 右翻身下劈剑

24. 转身朝阳剑

25. 磨盘剑

26. 霸王举鼎

27. 护膝剑

28. 白蛇吐信

29. 左凤凰展翅

30. 右凤凰展翅

31. 朝阳剑

32. 连环刺虎

33. 左右变舞剑

34. 左盘龙剑

35. 右伏虎剑

36. 狮子滚绣球

37. 拨云望月

38. 怀中抱月

收势

太极双锏

太极双锏是陈氏太极拳器械中双兵器的一种,长一米,四棱,以钢铁制成,整个套路由劈、舞等手法组成,运用太极身法,结合手法,锻炼两臂力量。同时,锏法和步法配合要协调、紧密,练起来紧凑有力。

太极双锏动作名称

起势

1. 朝阳锏

2. 左翻花打

3. 右翻花打

4. 金舞花

5. 急三锏

6. 锦鸡晒翼

7. 全舞花下势

8. 四门锏

9. 半个舞花

10. 护心锏

11. 美女纫针

12. 转身一锏

13. 翻身一锏

14. 倒骑龙下势

收势

太极扇

陈氏太极扇是以陈氏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为基础,结合陈氏太极刀法、剑法,又配合扇子的缠绕手法,运用劈、砍、刺、撩、崩、点等技击方法,创编了一套四面奔放,中间开花,动作舒展大方,姿势优美,刚柔相济的陈氏太极扇套路。全套路共分为四段,蕴有陈氏太极拳古朴典雅之灵气,又有跳跃腾闪之激情, 深受习练者喜欢。

太极扇动作名称

起势

1. 朝天一炷香

2. 丹凤朝阳

3. 霸王请客

4. 车轮回旋

5. 拨云望日

6. 孤雁出群

7. 力劈华山

8. 袖底藏花

9. 天女下凡

10. 美女望月

11. 倒挂金钩

12. 白鹤亮翅

13. 中单鞭

14. 金鸡独立

15. 夜叉探海

16. 盖拦肘

17. 古树盘根

18. 凤凰展翅

19. 洞宾摇扇

20. 群雁起舞

21. 哪吒探海

22. 龙腾虎跃

23. 美女认针

24. 迎门铁扇

25. 玉女穿梭

26. 斜飞

27. 落花流水

28. 嫦娥奔月

29. 苍龙入海

30. 翻花舞袖

31. 摘星换斗

32. 海底捞月

33. 花落尘埃

34. 雁别金翅

35. 击步穿杨

36. 一扫平川

37. 右蹬腿

38. 海底翻花

39. 白蛇吐芯

40. 蝴蝶戏水

41. 十字脚

42. 指裆扇

43. 一条鞭

44. 风卷残花

45. 怀中抱月

46. 童子拜观音

收势

太极大刀

太极大刀又名春秋刀,也叫青龙偃月刀,是陈氏太极拳器械中长器械的一种,多以双手持刀,以砍、劈、撩、抹、带、挂、格、抽、舞花等动作组成套路形势,以腰为主宰,劲力突出,达于刀刃。长期锻炼,可增加两臂力量,练起来呈现威武雄壮、势不可挡的气势。

太极大刀动作名称

起势

1. 关圣提刀上霸桥

2. 白云盖顶逞英雄

3. 举刀磨旗怀抱月

4. 上三刀吓杀许褚

5. 下三刀惊退曹操

6. 白猿拖刀往上砍

7. 全舞花

8. 一掤虎就地飞来

9. 分鬃刀难遮难挡

10. 十字刀劈砍胸怀

11. 磨腰刀古树盘根

12. 舞花散手往上砍

13. 举刀磨旗怀抱月

14. 舞花散手往下砍

15. 落在怀中又抱月

16. 全舞花压刀翻身砍

17. 刺回一举吓人魂

18. 舞花往右定下势

19. 白云盖顶又转回

20. 舞花翻身往上砍

21. 再举青铜砍死人

22. 舞花往左定下势

23. 白云盖顶又转回

24. 舞花递酒挑袍猛回头

25. 花刀转下铜幡杆

26. 舞花双插谁敢阻

27. 花刀转下铁门栓

28. 卷帘倒退难遮蔽

29. 十字一刀往举起

30. 翻身再举龙探水

收势

太极枪

太极枪又名二十四枪,也叫梨花枪,是陈氏太极器械中长兵器的一种。全套路运用陈氏太极拳的身法、步法,以拦、拿、扎为主,配合舞花、点、崩、劈、缠等枪法,组成套路练习,练起来快速勇猛,灵活多变。

太极枪名称

起势

1. 夜叉探海

2. 全舞花

3. 中平枪

4. 急三枪

5. 上平枪

6. 珍珠倒卷帘

7. 下平枪

8. 颠腿橹一枪

9. 青龙献爪

10. 上步扎一枪

11. 扫地

12. 刺边拦枪

13. 往前打两枪

14. 黄龙点杆

15. 撩扎一枪

16. 半个舞花

17. 摇裙拦枪

18. 回头个舞花

19. 手按地蛇枪

20. 挑一枪

21. 扎一枪

22. 掩两枪

23. 左摇旗一扫朝天枪

24. 右摇旗一扫铁牛耕地

25. 回头半舞花

26. 下滴水枪

27. 掩两枪

28. 上骑龙枪

29. 往前进拨草寻蛇

30. 往后退白猿托枪

31. 回头扎乌龙入洞

32. 颠回腿收琵琶式

33. 往前打两枪

34. 摇旗扫地

35. 泰山压卵

36. 半个舞花

37. 寻猫扑鼠

38. 左扑一枪

39. 右扑一枪

40. 翻身回头扎一枪

41. 挑一跟子

42. 单手出枪

43. 全舞花

44. 二郎担山

45. 半个舞花

46. 下六分枪

47. 回头半个舞花

48. 鹞子扑鹌鹑

49. 右扫一枪

50. 挑一跟子

51. 扎一枪

52. 全舞花

53. 二郎担山

54. 半个舞花

55. 美女纫针

56. 玉女穿梭

57. 刺闯鸿门枪

58. 回头扫一枪

59. 全舞花

60. 护膝枪

61. 掩两枪

62. 苍龙摆尾

63. 往前挡一枪

64. 往前再挡一枪

65. 往左挡一枪

66. 往右挡一枪

67. 半个舞花

68. 太公钓鱼

69. 回马枪

收势

太极大杆

太极大杆是陈氏太极拳器械中长兵器的一种,杆长2.8 米以上,以白蜡杆制成。双手持杆,以劈、翻、缠、搅、扎等杆法组成单练和对练两种方法。运用太极拳的身法、步法,以腰为主,运臂力达杆身,主要练习两臂的力量。练习时,呈现出有刚有柔、刚柔相济的特点。套路有四杆、八杆、十三杆(也叫四、八、十三)等练习方法。

太极十三杆动作名称

起势

1. 青龙出水

2. 童子拜观音

3. 饿虎捉食

4. 拦路虎

5. 斜坡横扫眉

6. 中心入对

7. 候鸟入巢

8. 面缠背崩

9. 黄龙三搅水

10. 面披

11. 背崩

12. 白猿托枪

13. 怀中抱月

收势

八杆对练:此法为太极拳长兵器对抗性基本练法,以缠丝劲为主,粘连沾随,或扫或披,招势多变,练法有三杆对练和八杆对练两种。

以上器械套路,在太极名家陈照丕老师的培育下,陈家沟基本保留下来。

根据历史资料显示,还有些套路、器械多已失传,有待整理。套路有:太极短打、六六三十六滚迭等;器械有:旋风棍、盘龙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