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的形成

一、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性认识和互相交流形成的。概念本身并不是客观实体,而是人们思维的产物。它是抽象的,无法直接观察的。概念在形成之初,通常缺乏确切的定义,人们只是对某些事实达成了基本共识,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观察或经历大致了解这些概念的意思,以至于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常常是因人而异和含混不清的。

在社会调查研究的准备阶段,需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提出的概念进行具体化(概念化)和操作化,确定测量它们的方式、方法。这项工作主要是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社会生活中使用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不同。由于它们都是人们通过对感性认识的抽象和概括而得到的,开始往往是模糊的或含义不清的,并且概念一般都具有综合性,由一些低层次的亚概念、子概念组合而成。一个概念越抽象,它所包含的信息越多,也就越难把握。如果不对它们的确切定义具体化,就无法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观察和度量。所以,社会调查研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明确所提出的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指标,最理想的目标是将概念化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这一过程就叫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目前,人们大多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这一过程分为4个阶段: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界定,选择测量指标和编制综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