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 题
问题是调查问卷的核心与主体,在设计调查问题时至少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问题要简短。问句内容要浅显,让被调查者一看就明白;同时问句要短不要长,让被调查者能一眼看完。
第二,问题要清楚。由于调查者往往都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在设计问题时常会忽略被调查者是否具有同样的专业背景。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使所提的问题十分清楚,尽量通俗易懂,让被调查者明白调查者问的是什么。
第三,问题要可答。有些问题虽然是有答案的,但不一定有精确的答案,要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如“您在一生中受到过的严重伤害有几次?”这个问题首先是不清楚,对于什么才是“严重伤害”不同的人理解是不一样的;其次,就是不可答,因为很多人并不能清楚地记得自己一生中遭受的所有伤害,对很久之前发生的事情的记忆也往往是不准确的。
第四,问题要尽量用肯定句。问句不要用否定句式,因为在以肯定句式为主的问卷中,使用否定句式时,一些被调查者会受思维惯性的影响,漏掉了否定句中的“不”字,错把否定句式看成了肯定句式,结果就成了“反打反”,如“您是否不觉得抽烟是不利于健康的行为?”这样的问题让人理解起来较为费劲。
第五,顺序要合理。提问顺序安排得合理,有助于被调查者回答问题。通常情况下把简单的、一般性的、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如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将专业性的、敏感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样的安排使被调查者能够很容易地填写完开头几个问题,从而愿意继续回答整个问卷。如果将不易回答或让人难堪、尴尬的问题放在前面,就会让被调查者望而却步,选择放弃回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涉及人口学变量的题目,到底是应该放在问卷的最前面,还是放在最后。仍然是有一些争议的。因为一方面,涉及人口学变量的问题易于回答;另一方面,部分人口学变量又往往涉及隐私,是较敏感的问题。
第六,后续性问题。问卷中的部分问题只适用于一部分人或一部分情况,而这一部分人或一部分情况又涉及一些其他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后续性问题。被调查者是否回答这些后续性问题,是由其对第一个问题(前驱问题)的回答来决定的。后续性问题的格式有两种:一是用线框将后续性问题与其他问题隔开,并用箭头将后续性问题与前驱问题中的适当答案相连接,只有对前驱问题做出相应回答的人才需要回答后续性问题,其他人则可以跳过这些问题;二是当后续性问题过长时,可以在问卷上注明哪些人可以跳过哪些问题不作答。